急性胸痛應及早透過救護車就醫 把握黃金時間救治

記者林茂榮/採訪報導 2020-07-27 04:06

心臟病蟬聯國人十大死因第二名十餘年,奪命比率緊接於惡性腫瘤之後。108年全台就有19,859人死於心臟疾病,平均26分鐘就有一人踏入鬼門關2。急性心肌梗塞是心臟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以健保107年急診就診人數統計分析,新北市以2,869人居冠;但若以發生率而言,則是花蓮縣每十萬人口有15.4人為全台最高縣市3.4。其中,更發現40歲以上人口就診率,相較十年前更出現10位數成長5,急診需求大增,考驗醫療人員提前判別與即時處置的能力。為把握時間和死神拔河、搶救患者脫離鬼門關,中華民國心臟學會,以台灣臨床的經驗,強調急性胸痛,懷疑心肌梗塞時,應及早透過救護車就醫,並將此建議納入新的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STEMI)的治療指引。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黃瑞仁教授表示,近年來積極推動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病人的早期治療,已有效降低其死亡率,於今年重新更新STEMI治療指引,距離國內上一次更新已相隔8年,此一新指引強調急性胸痛應及早透過救護車就醫,把握黃金時間進行救治,以提升患者存活率,相當具有意義。心肌梗塞每延誤30分鐘治療就會增加死亡風險,新指引強調救護車系統應及早介入,以利心肌梗塞患者提前診斷及治療的重要性

新指引撰寫委員會主席成大醫院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李貽恒教授表示,由於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與冠狀動脈血栓有相當程度的關係,因此針對此類病人,首要以快速回復心肌血流灌注為主要目標。臨床上,主要以緊急心導管手術,包括氣球擴張及血管支架置放來打通血管。研究顯示,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病患每延遲30分鐘治療,一年後的死亡率將上升7.5%7,因此如果能在到院前的救護車上,就用心電圖早期診斷STEMI;提前給予雙重抗血小板藥物,同時通知醫院的心導管團隊,於到院時立刻進行緊急心導管手術,將有助於縮短治療所需的時間,早期打通血管,降低死亡率。此次心臟學會更新指引,特別強調了此一重要性。

新指引撰寫委員會委員高雄榮民總醫院重症醫學部主任黃偉春醫師表示,從健保公開資料庫分析全台各縣市人口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生人數,以新北市居冠(2,869人),但若以發生率而言則以花蓮縣最高(每十萬人口15.4人) 3.4;其中40歲以上中壯年人口發生率更比10年前高出一至四成5。

黃偉春主任分享,曾有患者忍著心痛胸悶騎機車至醫院就診,人雖到了卻倒在急診室門口,幸而醫療團隊合作無間才將患者搶救回來。黃偉春主任強調,心肌梗塞患者有三成會在就醫途中死亡,可能是多數民眾自覺不適,採取自行就醫的方式8,反倒在過程中延誤了救命黃金時間。目前學會也積極推動救心救命口訣,「心痛喘、冒冷汗,卡緊叫救護車」9(國台語)。當民眾出現心痛、胸悶、噁心嘔吐、氣喘吁吁、冒冷汗的症狀時,代表有高度可能是心肌梗塞,必須立刻撥打119請求救護車送醫。醫師共同呼籲民眾,要牢記口訣,在必要時才能救自己也救他人一命。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