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瓣狹窄病人福音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奇美醫成功完成20例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2019-12-07 17:42

奇美醫學中心醫療團隊舉辦病友會活動。

奇美醫學中心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醫療團隊舉辦病友會活動,邀請病友及家屬參與,認識主動脈瓣狹窄等病症。醫療副院長林宏榮表示,病友會讓病友們了解相關的疾病知識外,也由營養師提供飲食衛教、物理治療師帶領病友伸展筋骨,勉勵病友們不要害怕治療,有醫療人員及家人陪伴,共同面對疾病。

醫師勉勵病友們不要害怕治療。

醫師勉勵病友們不要害怕治療。



奇美醫學中心團隊由副院長林宏榮帶領,結合心臟血管內科、心臟血管外科、麻醉部、影像醫學部、神經內科、社工師、專科護理師、手術室、心導管室及品管中心等成員。經過團隊完整準備、制定治療計畫、溝通協調及模擬訓練後,107年2月至今,已成功完成20例個案。

現年79歲陳女士,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病史,定期由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任陳志成追蹤檢查,3月檢查時,發現心臟瓣膜嚴重狹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團隊啟動介入,與家屬討論後決定接受更換心臟瓣膜治療。5月手術後日常生活狀況改善許多。

這場病友會舉辦4場專題演講,分別由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施志遠、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吳南鈞、營養師戴紋君、物理治療師陳喬馨等主講。物理治療師陳喬馨帶領病友一起動動健康操,運用歌曲帶動,進行復健運動,有呼吸運動、放鬆運動、自我按摩及拍痰、上釋下肢肌力運動等,提醒病友復健運動很重要。

施志遠醫師說明,主動脈瓣狹窄病人會有胸痛、呼吸急促、疲勞、頭重腳輕、心跳加快等症狀,如果只靠藥物治療,2年平均存活率約50%,從開始心絞痛到死亡平均約5年,從開始暈厥到死亡平均約3年,從開始心衰竭症狀到死亡平均約2年,85歲以上老年人盛行率約4%。

吳南鈞醫師表示,主動脈瓣狹窄的治療方式,除傳統手術、開胸治療方式外,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術後傷口小、恢復快,已漸漸取代傳統開心手術。這項手術是經由導管方式,將瓣膜支架置入主動脈瓣部位,將原先有病變的瓣膜向外撐開,讓植入的瓣膜取代原有瓣膜而恢復正常運作。

營養師戴紋君主講營養保健知識,她說,病友常詢問術後飲食相關問題,傷口恢復後,飲食以保健及預防為主,避免主動脈瓣膜再次狹窄。若有喘或水腫情況,則須限制水分及鹽分攝取。飲食上建議採低鹽飲食、低膽固醇飲食及均衡的飲食,希望病友們能了解正確的飲食觀念。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