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戲風潮吹進大學校園 三昧堂木偶團隊到佛大精彩獻藝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2019-12-05 21:52

三昧堂木偶團隊到佛光大學精彩獻藝。(圖/佛光大學提供)

深受歡迎的三昧堂創意木偶團隊,最近蒞臨佛光大學進行精彩的表演,全場以「無戲台」方式獻藝,製造另類的人、偶互動效果。表演的木偶戲《春雨》極具教化意味,但又不失詼諧幽默。操偶師、口白師及絲竹樂團高默契的配合呈現,讓該校師生及校外觀眾看得不亦樂乎!

「三昧堂」成員來自不同領域,包括理髮師、作業員、電視台導播等,都是對布袋戲有著共同熱情的志工。他們利用假日創作木偶,練習表演,目前已完成了180餘件作品,並受邀到中國北京、廈門、山西、上海等地,以及日本、德國、英國、法國、荷蘭、馬來西亞、印尼及越南等國展演。他們是非營利團體,以分享與傳承為核心價值。

這次到佛光大學表演的《春雨》,是描述劇中女主角香菱詠月全家36口遭平四海王爺殺害,詠月被追殺後跳崖受傷,結果被駕雲經過的何仙姑救回治癒,並傳她仙法與武藝;詠月藝成下山後,遇見地藏王菩薩化身僧人要她放下仇恨,卻無法接受。

一心復仇的詠月,遭到王府高手追殺,危急之際,小王爺平師臣仗義相救,負傷的兩人在逃亡中互相扶持,愛苗因而滋長。平師臣不希望詠月涉險,但自己是她滅門仇人的兒子,內心矛盾萬分,最後更捨身替父,讓詠月報仇,喪失生命,但最後被何仙姑施法相救,死裡逃生。

演出前,口白師嚴仁鴻介紹「三昧堂」與傳統布袋戲團表演上的差異。傳統布袋戲團為「一人口白、雙人操偶、木頭雕刻」,以野台戲的方式演出,後場音樂以武場為主,就是有鑼有鼓。而「三昧堂」的表演,則是一人口白,但是多人操偶,也是木頭雕刻,但是表演時沒有固定舞台,台上台下演出,演奏以文場為主,就是絲竹樂器。

表演時,先來一段「天官賜福」,操偶師帶著戲偶巡迴台下與觀眾互動握手、擁抱,並發放糖果,象徵仙菓賜福,討個喜氣,當場引起一波高潮。這是三昧堂與迴響樂集獨創的「布袋戲音樂劇」,以最親近觀眾的「無戲台」方式,讓木偶戲彷彿被賦予生命一般地活了起來。

這場演出獲得師生和民眾極高的評價,演畢更安排操偶體驗,引起相當大的迴響。胡姓同學表示,她從2014年三昧堂在新店青少年圖書館展出後,就變成三昧堂的粉絲,沒想到這次學校藝術季竟能邀請三昧堂來表演,她和好朋友們排除萬難也要來看戲,看到偶像出場都忍不住歡呼大叫。

另一位李同學則說,沒想到布袋戲可以演得這麼傳神感人,他和很多同學都感動流淚。尤其是地藏王菩薩化身的僧人說:「這一輩子和親人見面的機會是每見一次就少一次,所以要珍惜身邊愛你的人,那句話真的很感人。」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