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郡挺農七大主張 要永保農民安康

記者林秀鄉/雲林報導 2019-11-28 19:11

張嘉郡與謝淑亞山海連線,推出挺農七大主張。

雲林縣第一選區(海線)立法委員候選人張嘉郡與第二選區(山線)立法委員候選人謝淑亞,今天在雲林縣農會聯合發表「農業政見」,以「農漁升級,山海連線」主軸,兩人互贈地方特產的花生及柳丁,象徵「好事發生,心想事成」。

發表會有雲林縣農會總幹事簡明欽、斗六市長林聖爵、西螺鎮農會總幹事廖錦富、斗六市農會總幹事張喬復、斗南鎮農會總幹事張燕容、雲林農產物流公司總經理張有擇、青農團體等各界與會,誓言當張嘉郡、謝淑亞的後盾力挺背書,期望張嘉郡、謝淑亞為雲林帶來農漁新發展,別讓農漁業繼續在產銷失衡、權益不彰、收入不佳的弱勢夾縫中看天吃飯求生活。

張嘉郡與謝淑亞山海連線,推出挺農七大主張。

張嘉郡與謝淑亞山海連線,推出挺農七大主張。



張嘉郡表示,十二年前當選立委,擔任兩屆八年立委期間,爭取到高鐵在雲林設站及營運,現在大家搭乘高鐵南下北上真方便,大家正在享受高鐵時代的方便,如今再度投入立委選舉,要實現另一項重要使命,爭取麥寮國際商港,不只帶動麥寮、雲林成為新興的港口城市,其中更要促進農產品的外銷管道,為農民打開外銷新通路,促進台灣優質農漁產品在國際受到更多消費者青睞,真正落實解決產銷失衡問題,以守護農漁民。

與會的菜農廖營餘指出,即使年收入新台幣二百萬元,但算下來可能虧損四十萬元,也可能還透支,問題在於價格不變,並強調接著要說的這點一定要講出來,他說,大家不敢指出,大型連鎖業者是以公克在賣蔬菜,菜農卻是以公斤在出售,結果菜農的一公斤價格常常可能等於大型連鎖業的二百五十克價格,當大家反映菜價很貴時,這時事實情況有可能是十名菜農中有七名在哭,菜價才會居高檔,畢竟物以稀為貴,就如物品在市場充斥時,價格就便宜的情況一樣。

廖營餘說出心內話表示,希望農民要活得有尊嚴,他相信農業會更好,只要他眼睛張開一天就相信仍會更好,因為民以食為天。對於坊間批評農民超種才導致價格下滑,他反駁說,台灣農業經營面積逐年減少,務農人口也愈來愈少,怎會有超種問題,何況是種在平面上,並非挖洞或立體栽植,例如高麗菜的種植面積不變,怎會有超種問題,問題很簡單就是「產銷失衡」,這是影響農業的最大問題。

廖營餘不諱言指出,他務農從業餘到職業至今三十年,人生志向目標愈來愈小,現在想只要能養家活口就滿足了,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希望更多人看到農產品生產的過程,不要只看農產品在市場販售的成果,農民種植的過程事實上非常辛苦,例如端上桌的一碗白飯,吃的人以為只是經過割稻機收成,其實要經過一百二十天的種植照顧,才有桌上的一碗白飯,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共同關心農業。

張嘉郡聽完廖營餘的談話,表達同感農民的辛苦,她說,農業是台灣的重要命脈,農業不僅是傳統產業,未來更要成為創新產業,進入新時代的台灣,農業處在轉型與升級的階段,雲林身為台灣重要農業基地,為了雲林要更好,懇請支持「青年接棒」再度進入國會,解決農業困境開創新局,為百姓爭取福利與地方建設,將農業開創為幸福產業就是其中一項。

張嘉郡提出的七大農業主張,包括:一、推動農民退休制度,二、開放外勞解決缺工,三、推動食農教育執行法,四、改善公糧收購制度,五、完善天然災害救助辦法,六、建立產銷制度為農民謀福,七、嚴格管制進口蔬果配額。

張嘉郡指出,「推動農民退休制度」在整合農民健康保險、老年農民福利津貼與其他社會保險,建立完善的農民退休制度;「開放外勞解決缺工」要成立農業人力調度專責機構,穩定農業勞動市場,並推動農業外勞修法,以健全制度;「推動食農教育執行法」來擘劃執行藍圖,讓食農教育從小扎根,成為終身教育與全民運動。

「改善公糧收購制度」在調整公糧收購制度,讓人工、肥料價格符合農事成本,保障農民收益;「完善天然災害救助辦法」要落實科技勘災,縮短災後勘驗時間,提高現金救助天花板;「建立產銷制度為農民謀福」在建立計畫生產的供需平衡,創造消費者與農民雙贏;「嚴格管制進口蔬果配額」要落實避開本土農產品的收成期,調節進口時段。

張嘉郡表示,保護農漁民的權益,是嘉郡唯一的目標,未來的雲林要推動智慧農漁業,「從土地種出幸福」並接軌國際,雲林的優質農漁產品出口倍增,提高農漁民收入,創造農漁業新價值,讓農漁業也能成為年輕人一生的志業,傳承故鄉的幸福。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