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醫院中西合療 助慢性腎臟病戰勝失智症

記者地方中心/地方報導 2019-05-26 00:12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舉辦「慢性腎臟病友會」,邀請病友蒞臨分享就醫經歷,透過中西醫療團隊合作喚起患者正確防治觀念。(記者陳昭宗拍攝)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腎臟科主任曾裕雄醫師舉辦「2018年慢性腎臟病友會」,邀請20餘位病友蒞臨分享就診經歷,一位70歲的黃先生13年前因糖尿病引發腎臟病,經遵照醫囑及衛教控制得宜,並由神經內科主任許致善醫師、中醫部主治陳香霓醫師說明失智症的預防與介紹穴位按摩與保健,中西醫療團隊合作喚起年輕患者正確防治觀念。

院方指出,依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統計,2018年全球新增1千萬名失智症患者,平均每3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至今全球失智症人口推估有5千萬人,在台灣107年65歲以上患失智症有343萬餘人,每12人就有一名,80歲以上的老人則每5人有一名失智症,很明顯,年紀是失智症的危險因素,不可忽略地慢性腎臟病有失智症的比率在30%以上,且失智症足以造成個人、家庭與國家財政等問題。

腎臟科主任曾裕雄醫師表示,慢性腎臟病越嚴重產生失智症發生率越高,慢性腎臟病人失智症的病理機轉及臨床表現跟佔失智症60%-70%病因的阿茲海默症不同。慢性腎臟病人失智症的病理機轉主要是血管性,阿茲海默症是退化性。當然病人也可以是這兩種混合表現,屬退化性失智症的阿茲海默症病人臨床表現主要以近期記憶衰退為主要特色,屬血管性失智症的慢性腎臟病人的臨床表現主要是注意力及執行力衰退,所以在做鑑別時需要留意。

神經內科主任許致善醫師說,腎臟疾病與失智症的好發原因,除了無法改變的年齡因素外,心血管危險因子例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飲食健康、運動習慣之外,身體其他器官的健全程度,也是影響失智的關鍵。腎臟是代謝人體廢物的重要器官,腎臟疾病時造成的蛋白尿與體內含氮廢物濃度的增加,會直接造成大腦神經細胞的傷害,亦會造成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進而使大腦中微小血管產生病變,發生細小的腦部梗塞與出血,進而造成失智。早期除了使用藥之外,同時要預防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與腎臟疾病,必須要兼顧身體各項器官的正常運作,也是觀察失智症關鍵指標。

中醫部陳香霓醫師建議,針對失智症經臨床研究證實,於頭頂正中間的位置的百會穴位,以及百會穴前後左右各一寸的4個穴道四神聰穴,食指彎曲以指節按壓穴位,每個穴位約20秒,能有效改善退化和認知功能及睡眠障礙等問題。對慢性腎病食慾不佳、消化不良、便秘或腹瀉,則以腹部正中線上,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即為中脘穴,在下腹部正中線臍中下1.5寸處的氣海穴,用掌根揉約3~5分鐘,能幫助消化道的功能。若腰痠背痛先將手掌搓熱,再將雙手放到後腰脊椎旁開左右各三寸的地方,慢慢用手掌從上往下按摩,按揉約3~5分鐘,如再經中醫師依個人體質辨證論治的中西醫合療,選擇團隊照顧相信更能事半功倍。

院長吳錫金也表示,隨著飲食西化的改變,肥胖和腎臟病高度相關,要避免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及服用偏方、腎毒性藥物,更要注意清淡飲食與適量運動。透過病友會分享,讓民眾多了解腎臟病及其後遺症,建議參與健檢,才能有效降低腎臟的傷害。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舉辦「慢性腎臟病友會」,邀請病友蒞臨分享就醫經歷,透過中西醫療團隊合作喚起患者正確防治觀念。(記者陳昭宗拍攝)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舉辦「慢性腎臟病友會」,邀請病友蒞臨分享就醫經歷,透過中西醫療團隊合作喚起患者正確防治觀念。(記者陳昭宗拍攝)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