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循環經濟奇蹟!塑料回收變百樣商品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2018-09-18 12:37

綠能循環經濟奇蹟!塑料回收變百樣商品

2018年6月初,環保署跟民間業者聯盟簽署「綠色協議」,希望創造更大產值;除此之外,「源頭減量」、「二次塑料」也是重要課題。國內有一群年輕人,把甘蔗渣拿來做成甘蔗渣吸管,紅到國外去;另外,專門把廢塑膠變柴油的業者,現在也把農業廢棄物提煉出來的粒料拿來取代塑膠,現在已經可以做出上百種產品,一起來看國內循環經濟奇蹟。

漁網、保麗龍、尿布,這些難以回收的塑膠,送到這間公司都成了寶貝。

廢塑膠粉碎成彩虹顆粒送進反應爐,高溫攪拌5、6個鐘頭就能產出柴油,但光是解決垃圾還不夠,余老闆還蓋了另一間工廠,利用農業廢棄物提煉出植物纖維母粒來取代塑膠,可以做出上百種產品。

從源頭開始減塑的案例,還有南投這一群年輕人,他們把甘蔗渣壓製成聚合原料粒子,研發出甘蔗渣吸管。

甘蔗做成的吸管可以耐高溫55度,放到零下20度低溫也不會裂開,因為不含塑膠成份,就算燃燒也無毒、無煙,拿去掩埋經過180天可以分解超過90%。

減塑的同時還能創造商機,為了提升更多產值,環保署也跟民間業者組成的三大聯盟,簽署綠色協議。

環保署長李應元表示,「有法令的限制,這就是政府的產業界處理這一塊的時候,它受到限制的時候,我們在相關法令部份就給他鬆綁,過程可能初步資源不足,政府就給你一些補助政府和民間一起弄,彼此變成夥伴關係,我們要讓民眾知道這是一個循環經濟,不只是環保、不只是道德,它是有實際的利益,它是可以帶來就業機會,它是一個幾千億產業的商機。」

公、私部門攜手合作,創造經濟與環保雙贏局面。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