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面情緒不一定是病 分析式心理治療找出情緒癥結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17-06-12 17:39

台南市立醫院身心科醫師粟寧。

現代人長時間面對工作、家庭或經濟的壓力,導致不少人有情緒困擾問題,不少名人傳出罹患憂鬱症,台南市立醫院身心科醫師粟寧提醒,若有長期處在情緒低落、沮喪、失眠、食慾減退,應及早尋求身心科醫師協助,除透過藥物治療,也可藉由分析式心理治療,找出導致情緒困擾的癥結點為何,就有機會改變自己的想法與行為。

某女大學生,過去並無何精神症狀,上大學後因憂鬱以及嚴重厭食的情形而休學。經分析式心理治療後,女大生理解自己的憂鬱及厭食來自於對父親嚴厲管束的反擊。目前女學生已恢復正常飲食並重回校園。

一位憂鬱症的個案,有多次的自殺紀錄,同時也有不穩定的伴侶關係。藉由分析式心理治療,發現自己的行為是來自於早期受到半強迫的性經驗,而長期處於「焦慮」自己不夠好、不夠純潔,盲目又急切地想證明自己夠好的結果,導致重複不愉快的經驗,進而「憂鬱」自殺​​,治療後,個案的自殺行為減少,伴侶關係也逐漸穩定。

身心科醫師所提供的藥物治療以減少症狀為目標,而分析式心理治療的目標在於協助個案「自我覺察」。粟寧醫師表示,一般對心理治療,腦海中浮現的可能是經典華語電影「無間道」的場景,港星​梁朝偉飾演的臥底警官,在躺椅上接受​陳慧琳​飾演的心理醫師治療。實際操作上,療程約50分,讓個案放鬆、自由述說任何想法,治療師協助個案了解潛意識對自己的影響,當個案能夠發現的自我深層想法、感覺、記憶,就能夠減輕心理不適,用更良性與正面的方式來當作防衛機轉,也對未來更有信心。

粟寧醫師認為,分析心理治療不只是亡羊補牢,更重要的是未雨綢繆。當我們長期感到不愉快、緊張、或者人際關係出了問題時,通常會先聽聽家人或朋友的建議、買書或者上網尋求解決方式。如果經過一番努力還是沒辦法改善,就可以考慮接受分析式心理治療。一般而言,憂鬱症、焦慮症、厭食暴食症、強迫症、恐慌症等情況都適用,但當個案有出現傷害自我或嚴重危害到生活行為時,就需要合併藥物或其他種類的心理治療。

粟寧醫師提醒,不要忽略自己的情緒問題,在分析式心理治療上,悲觀與負面情緒不全是病態,而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越了解內心真正的感覺,就越能夠掌握自己的想法與情緒。台南市立醫院由合格的醫師提供分析式心理治療的服務,目前健保尚不給付屬自費療程,若是有疑問的民眾,可以先經由身心科門診詢問並請醫師評估,了解自己是否適合接受分析式心理治療。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