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百年工藝展 國寶「蟠龍燭臺」赫然在列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2017-02-16 18:16

「工藝.經典.美學─盡看臺灣百年工藝」大展,展出包括「國寶」蟠龍燭臺在內的多件珍品文物。(圖/記者陳木隆攝)

「工藝・經典・美學―盡看臺灣百年工藝」大展,16日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開幕了,從傳藝中心廿年的珍藏文物中,精挑細選出木作、竹籐、織繡、漆藝、陶瓷和金屬等六大工藝,共約550件經典之作,預計兩年時間分為四大檔期展出,首檔就有文化部指定為國寶的「蟠龍燭臺」赫然在列,件件珍寶,引人細賞及品味!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從1996年的籌備處時期以來,前後總共蒐集九千多件典藏文物,這次在展示館展出的作品,是從中精選出來,加以分類及脈絡化之後的精彩呈現,透過貼近於生活與土地情感的特性,帶給民眾耳目一新的遊賞體驗,預定展至2018年12月18日止,每半年換檔一次。

主辦單位指出,這次展覽以六大工藝為主軸,包括木作、竹籐、織繡、漆藝、陶瓷和金屬工藝,包括:蟠龍燭臺、六腳紅眠床、龜甲笠及紅絲緞盤金刺繡新娘禮服等難得一見的生活民藝。

「蟠龍燭臺」是2016年獲文化部指定為國寶,成為最受矚目的展件之一,為臺灣交趾陶工藝第一代宗師葉王(名麟趾)的傳世之作。「蟠龍燭臺」製於清代,最早是葉王送給岳父的禮物,後經多次易主,前後至少經過六手才輾轉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所典藏,其中在日治時期的藏家是以良田數畝跟日人交換而來,足見其珍稀可貴。

亦為傳藝鎮館之寶的「蟠龍燭臺」屬於立體、實用與審美兼備的精美工藝,與一般附屬於廟宇建築裝飾、「有前無後」的交趾陶不同;蜿蜒盤據臺身的蒼龍,左右相對,並飾有波紋及祥雲朵朵,反映出民間對龍能興風致雨的文化想像;釉色則以古黃、古藍為主,點綴葉王經典的「胭脂紅」,顯得蒼潤精緻,在在展現純熟精妙的技藝功力。

為彰顯傳統工藝頂真執著的職人精神,展覽特別拍攝在臺灣這塊土地上戮力耕耘的工藝師們,運用八米寬巨幅的環形影像及訪談影片,訴說每一個千錘百鍊的作品背後、工藝師們所傾注的智慧心血與生命故事,以及為作品揮灑技藝、注入醇厚手感溫度的創作歷程。

應邀協助拍攝的藝師有:文化部指定為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的王清霜(漆藝)、陳萬能(錫藝)藝師家族、李秉圭(木雕)、張憲平(竹藝)、林洸沂(陶藝),還有林烈旗藝師家族(林午銅鑼)、陳惠美(纏花)、洪耀輝(木雕)和黃煜勝(麗鴻繡莊)等,透過珍貴影像的紀錄與傳遞,向所有致力於工藝之路的工藝師們獻上最深的敬意,並能一睹大師風采與手路功夫,盡看六藝精華。

展覽還特別結合時下數位科技,規畫多項多媒體互動裝置,如以充滿吉祥祝福寓意的「螺鈿五子奪魁紋方盒」嬰戲圖故事為發想,觀眾可以親手彩繪,透過掃描將圖案顯像於場景螢幕上,藉由可愛有趣的投影畫面,一窺古人歡快的童年時光,適合闔家親子互動。其他如書房情境動畫、北管總蘭社出陣文物「春榭」數位展示內容,搭配中、英、日文及兒童版語音導覽免費租借服務,希望參觀民眾都能深入淺出的理解傳統工藝豐富多元的內涵。


更多「工藝・經典・美學―盡看臺灣百年工藝」訊息在http://www.ncfta.gov.tw/cultureevent_31_1982.html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