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祛邪」 中醫角度看流感預防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17-02-04 17:00

50歲的王太太,感冒5天,初起症狀是流鼻水、鼻咽部微熱感,接著有發燒、頭痛、咽喉腫脹疼痛、聲音沙啞、全身性肌肉痠痛無力感,原本想自己休息,多喝水,自然痊癒,但沒料到症狀持續加重,來到門診後,醫師評估為類流感症狀。但王太太心想,不久前才打過流感疫苗,怎麼還是得到流感呢?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吳勇璋說,每到冬季,門診看感冒的病人相對增加許多,一般來說,流感的高峰期在11月下旬開始到隔年春節前後。醫師必須辨別一般感冒與類流感症狀的差異,較大差異是流感會出現發燒、全身性痠痛與疲倦感,此時若未就醫,容易往重症發展,演變為肺炎或其他危重疾病。3歲以下幼兒則需觀察食慾或活動力是否下降,老年人則要注意有無呼吸困難、咳喘加重的症狀,因為老年人免疫力低下的緣故,可能沒有發燒的症狀,須要特別注意。

流感疫苗接種後約2週可產生保護力,但若在接種前就已經有流感病毒潛伏在體內,或是未產生保護力前被感染,都可能造成接種疫苗後仍然得到流感的困擾。在中醫角度來看,人為何會得流感,還是要從人體自身的正氣與外在環境邪氣強弱來說。吳勇璋解釋,人體的正氣除了抵禦外在邪氣侵擾,還可以調節自身陰陽平衡的狀態,來適應外在不平衡的能力,及生病遭受破壞後具修復身體的能力。外在的邪氣則泛指各種致病因素,與環境的變化,如溫度、濕度、氣壓等均有相關,不同環境會改變病原的生存條件,影響人體的適應力,導致不同的疾病。因此中醫治療疾病還是以「扶正祛邪」 為總綱來發展。

相信大家到目前為止都覺得這個冬天不太冷,甚至還有點熱,這才是需要特別小心的時刻,感冒通常都在溫差很大或是溫度驟降的時候發生。中醫對寒邪的一個基本概念是“寒則收引”,這種收引的力量首先讓皮膚感受,使得皮膚緊繃,汗腺排汗功能變差,皮膚排汗功能是身體散熱的重要機制,當身體蓄積過多的熱,但又因為受寒使得熱散不出去時,這些熱能就會在體內竄動,就可能從呼吸道產生症狀,如鼻腔發熱、咽喉腫痛、咳嗽有黃痰等,或是熱能蓄積在骨骼肌肉中,造成關節或肌肉痠痛,或在腸胃道中把水分蒸乾,使得消化不良、排便困難。

吳勇璋表示,中醫在治療流感上,一方面要袪除風寒,一方面要兼清裡熱,孰輕孰重就看患者當下症狀,讓專業中醫師來判斷。風寒重者,惡寒發熱、頭痛、鼻塞流鼻水、咳嗽,裡熱重者,高燒不退、口乾舌燥、咽喉腫痛、肌肉關節痠痛。另外還要判斷患者是否體質虛弱或偏燥,藥方中適度補充津液,預防過度發汗而損傷陰液。常使用的方劑有荊防敗毒散、銀翹散、麻杏甘石湯、清瘟敗毒飲、羌活勝濕湯等,上述方劑皆須合格中醫師判斷方能使用。

在中醫角度看流感的預防方面,主要是提升自身正氣為首要重點。情緒保持平和、勿急躁緊張、適度規律運動、休息睡眠充足、避免過度勞累、避免刺激性或過量飲食、正常排便等都是基本。若有受寒狀況,沖個熱水澡讓皮膚放鬆,可減少寒邪的影響,機車族要特別注意頸部頭面的保護,圍巾口罩可減少頭面持續接觸風寒邪氣。頸部若受風寒,可以先用雙手搓熱頸部,或用吹風機、沖熱水澡讓頸背部溫暖。

另外,減少出入公眾場合,必要時使用口罩,勤洗手等技巧也都是基本觀念。有感冒症狀時忌諱吃補,特別是在冬天民眾喜歡吃薑母鴨或羊肉爐,裡頭的配方藥材多屬溫燥,雖可暖活身體,但若已有風寒邪氣潛伏體內時,會讓感冒加重更難痊癒。

吳勇璋提供簡單的預防茶飲《蔥豉湯加減》:淡豆豉30克、蔥白30克、紫蘇葉10克、藿香10克、生薑皮10克。上述材料加入1.5公升的水煮沸後靜置,待溫度適當時飲用。此茶飲能疏表泄熱,輕宣肺氣,以緩解流感初期症狀。但會因個人體質不同而療效有所差異,建議患者感冒不適時,仍需尋求中醫師的專業協助。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