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岡壩調度中心大樓動土 預計二年完工

記者黃玉鼎/台中報導 2017-01-09 18:26

石岡壩管理中心新建調度中心大樓動土,由水利署副署長鍾朝恭(右二)等人士共同動鏟,完成動土儀式。(記者黃玉鼎攝)

石岡壩管理中心辦公大樓使用迄今三十五年,九二一震災後結構體已有安全疑慮,空間也不敷使用,經濟部水利署斥資一億零五百九十萬元新建,九日舉行動土典禮,預計一0八年一月間完工;新建調度中心大樓完工後做為大台中地區水源調度總樞紐,使營運管理更為完善及多元化。

石岡壩管理中心新建工程動土典禮,由立委江啟臣、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鍾朝恭、中區水資源陳局長、市府副市長林陵三、市議員陳本添、東勢區長徐佩鈴、石岡區長高文生、石岡農會總幹事張東海等人士共同動鏟。

立委江啟臣指出,他於兩年前便積極協調中央,升級石岡水壩成為環境生態教育中心,讓石岡成為整合山線大甲溪沿岸生態觀光的「入口導覽總部」,帶動石岡新亮點;未來更可結合二0一八臺中國際花博,串連大甲溪流域生態文化與中下游觀光資源,發揮最大的加乘效益。

水利署副署長鍾朝恭指出,新的石岡壩調度中心大樓設計理念,由石岡舊稱「石崗仔」發想,以其獨特的石床沖刷石,萃取其「川流的水」與「河床的石」做為代表性之元素,以簡潔大方及節能減碳綠建築作為設計,除原有的水源調度中心功能外,亦納入新空間機能,兼具水資源教育宣導與結合周邊觀光資源。

立法委員江啟臣表示,石岡水壩周邊因水資源保護區限建措施,地方發展受限,只能以回饋金的方式消極補償;實際上石岡壩擁有豐富水力設施與生態景觀,照理說不該是當地居民的負擔,反而應該成為帶動地方繁榮的正面資產。石岡壩是整個大甲溪水力生態最接近市區的地方,應該能仿效美國胡佛水壩,或日本立山黑部水壩生態觀光模式,建設石岡水壩觀光園區。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