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及環境特質並重 花蓮發展休閒農業觀光

記者賴淑禎/花蓮報導 2016-05-26 15:52

 

花蓮的好山好水向來吸引許多民眾前來觀光旅遊,花蓮縣政府農業處農村景觀科表示,縣府積極推動農業休閒觀光,以特色農遊為主,像馬太鞍濕地,並重人文及環境報護,讓生態呈現豐富起多元的發展,是許多到花蓮旅遊的觀光客必遊的地區。

花蓮地區觀光景點相當多,各具趣味,近鄰太平洋跟中央山脈,不僅有海岸線的景致,還有高山的峻秀跟物產,像是早期花蓮最具知名度的玉石加工,在歷經全盛時期之後,隨著縣府禁採玉石的規定,在物料供應不足後,玉石加工廠已經沒剩下幾家,因此業者也必須轉型,尋找另類商機,根據如豐琢玉工坊負責人姜錦源表示,他們在10年前開始以觀光工廠的型態經營,不僅將花蓮的豐田玉發展過程跟相關知識介紹給前來觀光旅遊的民眾,加上進行DIY體驗,讓大家親自體驗如何琢磨玉石,所謂的玉不琢不成器,這些台灣玉經過五個程序的打磨之後,才能呈現出溫潤的玉石光彩。

花蓮的台灣玉業者轉型成觀光工廠後,透過DIY體驗琢玉,經過打磨之後,呈現出溫潤的玉石光彩。 (圖/記者賴淑禎攝)

花蓮的台灣玉業者轉型成觀光工廠後,透過DIY體驗琢玉,經過打磨之後,呈現出溫潤的玉石光彩。 (圖/記者賴淑禎攝)



另外花蓮相當具有特色的就是人文的部分,阿美族原住民的生活文化已經厚實地在當地形成不可獲確的重要元素,其中像是阿美族的工作地馬太鞍濕地,從子其至今一直都是阿美族人耕作生活的場域,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跟經濟發展等因素,許多年輕一代的阿美族人已經不在濕地進行農耕,而原來的老一輩的阿美族人則是因為體力因素無法繼續耕作,也造成這些濕地農田逐漸荒廢,也因此讓馬太鞍濕地的生態呈現豐富且多元的存在。

根據馬太鞍濕地欣綠農園園長朱進郎表示,他在在保護濕地生態的大原則下,透過生態教育協會的機制,結合在地特色發展出當地人文生態農業的背景,讓進到馬太鞍生地的遊客,在導覽界說人員的響導說明下,逐一了解整個溼地生態,像是阿美族人最具特色的巴拉告傳統捕魚體驗,就可以完整呈現阿美族人尊重自然的捕魚智慧,在每一處屬於自家的場域設置巴拉告,讓各類魚蝦棲息,而他們則是可以隨時取用,像是一座大自然的冰箱寶庫。

馬太鞍濕地生態區阿美族的石煮鍋,將蛇紋石燒烤火紅加入挖空的竹筒當中,品嘗最鮮甜的滋味。(圖/記者賴淑禎攝)

馬太鞍濕地生態區阿美族的石煮鍋,將蛇紋石燒烤火紅加入挖空的竹筒當中,品嘗最鮮甜的滋味。(圖/記者賴淑禎攝)



而在食材方面,也是以濕地當地跟周邊的各類水生植物及農作物跟魚類為主,透過阿美族原住民的石煮鍋,將蛇紋石燒烤火紅加入挖空的竹筒當中,直接將濕地的鮮魚煮熟,而後再加入水生野菜及小溪蝦,品嘗最鮮甜的滋味,另外像是香水金針則是友善耕作概念下,將所栽種的蔬菜,變成具有特色的風味餐料理。

當然花蓮除了玉石產業之後,最近超夯的有機農業更是以在地環境得天獨厚,而發展出一片天,像是發展有機農業已經14年的江玉寶有機農場,更是以溫室栽植各種有機蔬果打出名號,夠成為許多農業專業人士必到的參訪地點。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