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豬哥也要有「功夫」 員農學生立志再生新農業

記者張文熹/彰化報導 2018-06-07 06:30

正值農牧業大缺工之際,員林農工長年為農牧業培育人才,鼓勵學生研究、再生農村新價值,積極指導學生進入科技農業公費生專班,成為活化農牧業新血。今年屏東科技大學首先放榜的名單中,員林農工有6名學生上榜,其中畜產保健科張羽伶、陳郁苡、林柏全及姚友翔等四人都是傑農第三代,從小就在自家的養豬場或是農田裡幫忙,卻不曾因為起早睡晚的辛苦勞動而討厭農牧業,反而在升高中時選擇進入農校。這次「相招」再進科農專班,期望自己能學習新的技術,協助家人提高營運收益。

「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專業養豬場重視防疫,大都謝絕參觀。因此,大家對豬的繁殖生育行為也愈來愈不瞭解。林柏全與張羽伶家中都養了一、二千頭豬,林柏全以純熟的技術幫公豬採精,張羽伶在一旁說明,應用人工授精可減少公豬飼養頭數,公豬與母豬不直接接觸,減少對各種皮膚病、外寄生蟲、生殖器疾病以及傳染性疾病傳播。所以現在大家都應用人工授精技術進行配種。但是,「訓練公豬採精要很有耐心,不可有粗暴或凌虐公豬的動作。」此外,公豬採精以三天一次比較好,一頭公豬基本上在一年內以採精80~120 次所得到的精液效果最佳。

牽豬哥也要有「功夫」 員農學生立志再生新農業

牽豬哥也要有「功夫」 員農學生立志再生新農業



正番鴨因肉質鮮美,是國內進補最受歡迎的材料。公鴨一隻價格在一千元上下,母鴨則為六、七百元。由於經濟價值不同,養鴨人家第一步就要先學辨別公母。陳郁苡、姚友翔把小鴨放在掌心上觀察,陳郁苡表示,坊間有些說法如頭大,身體圓,鼻孔窄小,尾巴的羽毛尖尖的是公鴨;如果尾巴的羽毛散開,鼻孔稍大呈圆形的便是母鴨,但是這還是有很大的誤差,所以我們都採用直接翻泄殖腔的方法,來進行公母鑑別。姚友翔則用左手無名指和小指挾住小鴨頸部,左手拇指固定肛門上方,右手拇指和食指則輕輕翻開肛門,他說,如果是公鴨,就可以看到有螺旋指狀的突起。



農牧業目前為何缺工? 四人異口同聲的說:「因為農牧場工作的時間不固定。」學生表示,動植物都是生命體,沒有例假日或年節可以全場休息,隨時都要解決突發狀況,「如果遇上母牛或母豬生產,連半夜也不敢睡覺!」再加上農牧產品為了搶鮮收成,也為了避開太陽高溫,總是天還暗著的時候就得上工。「農牧業是看天吃飯的行業,雖然現在有比較好的機器設備可以幫忙,但是一場疫病就可能讓整場的豬或雞遭到全面撲殺,一場大風雨就會讓整塊農田或菜田都沒有辦法收成,損失真得不是『慘』可以形容。」



學生陳郁苡希望研究蔬果病蟲害防治問題,如減少落果、圍網等,「菜園中如果放任落果,就很容易產生病蟲害進而影響作物生長。」姚友翔家住伸港,對於目前長輩們辛苦種植四分水稻田還有四分花生和芝麻田,累得身體都吃不消,期望引進現代化的農業機械,以取代目前大量人力需求及效率低落的問題,藉以減輕農民大量的體力負荷。

曾參與公豬競標作業的林柏全認為大家經常討論豬舍的臭味問題,但是一台作用好的污泥機要一百多萬,「如果能由政府補助污泥機,就能大幅改善豬舍污水處理問題,進而減少臭味及疾病的發生。」從小立志從事畜牧業的張羽伶則以改善山地豬舍與環境問題為學習重點,「希望將豬糞尿及汙水處理與週遭山區環境相互結合,用來當做森林樹木與果樹的肥料和灌溉使用,成為一個低污染又環保的友善豬場。」



張羽伶說,公豬在養到8個月大時,一次射精的精液大約200CC-250CC,加以稀釋後,能配種數頭或數十頭發情期母豬,除了可降低種豬飼養量,所以現在大家都應用人工授精技術進行配種,約有75%的成功率。

不過,「訓練公豬採精要很有耐心及技巧,要懂得豬隻的習性,不可有粗暴或凌虐公豬的動作。」公豬採精以三天一次比較好,一頭公豬基本上在一年內以採精80~120 次所得到的精液效果最佳。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