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物重生再現第二春 長榮大學垃圾到寶藏展覽吸睛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2020-06-10 06:50

第一名作品利用鋁罐,舊衣服,廢木料製作狗屋。

響應世界環境日,長榮大學永續發展學程舉辦垃圾到寶藏展覽活動,學生自由組隊參加,活動主旨為利用廢棄不用的垃圾,進行創意發揮,再製成日常可用的物品。經過評選,第一名為利用鋁罐、舊衣服、廢木料製作的狗屋。第二名為廢機車輪胎作成的皮帶、拖鞋及外帶飲料提袋。第三名則是利用廢棄木棧板作成的香草園。

第二名作品為廢機車輪胎作成皮帶,拖鞋,外帶飲料提袋。

第二名作品為廢機車輪胎作成皮帶,拖鞋,外帶飲料提袋。



永續發展學程主任黃肇新表示,2020年世界環境日主題是關愛自然、刻不容緩。學程老師傅立達結合資源回收與廢棄物管理課程,舉辦此活動,就是要鼓勵學生發揮創意及創新能力,思索如何讓垃圾重生,變成生活中可再利用的用品。

第三名作品是利用廢棄木棧板作成香草園。

第三名作品是利用廢棄木棧板作成香草園。



活動過程中,學生們發揮最大的創意,每樣物品都集結巧思與創意,也展現編織縫紉的工藝技術。製作的成品有廢牛仔褲縫製的包包及拖鞋。利用廢棄輪胎製作成皮帶。用廢機車輪胎作成的外帶飲料杯提帶、拖鞋。彩繪棧板後作成的香草園。利用拆解鋁罐、舊衣、廢木料組裝成的狗屋。運用竹筷、寶特瓶作成的牆面裝飾品及筆筒等。

廢牛仔褲縫製的包包及拖鞋。

廢牛仔褲縫製的包包及拖鞋。



參與學生表示,活動的發想是因人類產生的廢棄物,造成許多生物受傷及死亡。塑膠袋的濫用,造成海龜、海豚、魚類、鳥類等死亡,一次性餐具製作過程加入漂白水,所造成的水污染、空氣汙染。 透過此活動,可以更加認識資源回收的功用,讓廢棄物重生,再現其生命第二春。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