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南市政府向中央爭取前瞻基礎建設經費10億元,進行竹溪水環境改善,市府工務局同步改建竹溪橋、營造周邊景觀及改善鳳凰吊橋,將於4月22日開放通車。市議員蔡淑惠日前前往勘查,卻發現竹溪橋下約50公尺邊坡毫無整治,兩側土石崩塌,竹溪河面只剩一半,她擔心雨季一來恐引發土石流,整治工程恐全部泡湯,乃緊急要求市府儘速亡羊補牢。市府相關單位則表示,當初有規劃興建護岸,因地方反對而作罷,地方如有需求,會找經費改善。
市議員蔡淑惠指出,竹溪是台南舊市區唯一的露天溪流,「竹溪煙雨」的美,臺南市文獻會更將其列為臺南十二勝景之一,昔時溪流因沿岸都是茂密的森林,荷蘭人稱之為「哈嚇拿爾森林」(荷蘭文原意:茂密的森林)。目前竹溪水環境改善計畫第一期已完工,包括:主河道整治、河岸景觀改造、人行與自行車道建構、景觀橋及水景設施、植栽綠化、水質淨化場、污水截流設施等工程。
蔡淑惠表示,第二期改善計畫包含竹溪橋改建,哈嚇拿爾森林及週邊水岸改善,體育園區入口改善等,經費約1.4 億元。但她發現,竹溪橋改建工程4月22日完工通車,但竹溪橋下至軍功橋間約50公尺邊坡,部分用廢棄水泥塊堆壘而成,其他全是原生土坡,目前土坡崩塌,河面只剩一半,雨季即將來臨,該處河岸能否抵擋豪雨侵襲,萬一發生土石流,竹溪上游成堰塞湖,那10億元整治經費豈不全部泡湯。
蔡淑惠說,竹溪橋上游竹溪進行整治,下游軍功橋也做護岸,為何唯獨這段沒做,致使竹溪整治只做「半套」,這是嚴重缺失,她將要求黃偉哲市長儘速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