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港媽祖醫院呼籲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千萬不要因為懼怕疫情延誤治療,定期服藥、良好的飲食習慣及適度運動等,才能提高免疫力去對抗病毒感染的風險。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許多民眾受到恐懼疫情的心理因素影響,還出現搶購民生物資的情況,一些慢性病友如糖尿病等,甚至將例行的到醫院取藥視為畏途。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長吳錫金指出,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及糖尿病衛教學會呼籲,糖尿病患者一旦罹患新冠肺炎,死亡率為一般患者的8.11倍,其中重點在於沒有好好控制血糖,尤以心血管共病症的患者死亡率最高、糖尿病患者次之,因此對年長者或有心臟病、糖尿病、氣喘等患者,防疫上更需提高警覺,穩定血糖、均衡飲食加強免疫力。
院長吳錫金說,原本接受長期治療的糖尿病患,面對疫情不要因為擔心感染不敢來院,現在醫院嚴格管制出入,遇有身體不適均會分流就醫,院內相對安全,若藥物用盡不願意回診抽血、看診拿藥,可能會更加劇病情惡化。
腎臟科主任曾裕雄表示,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百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且逐年以2萬5千名的速度持續增加,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糖尿病是複雜性慢性疾病,又屬於抵抗力比較弱的族群,因此糖友們更應定期接受治療與追蹤,並學習控制飲食及良好的生活型態。就診時除要配戴口罩、勤洗手、量體溫,積極提升自我免疫力亦相當重要;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糖尿病會降低身體免疫力,而且長期高血糖會減弱免疫細胞的殺菌能力,所以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及適度運動、充足睡眠等良好生活型態,才能讓身體有好的免疫力去對抗病毒感染的風險。
臨床營養科許芳慈營養師建議糖尿病患者六大類食物,有乳品、水果、蔬菜、豆魚蛋肉、油脂與堅果種子、全穀雜糧均衡攝取。每天早晚一杯奶,如鮮奶、無糖優酪乳,提供豐富的鈣質與蛋白質。二、每餐水果拳頭大要適量,一天以二份水果為上限。三、菜比水果多一點,選擇當季且深色蔬菜需達三分之一以上,蔬菜含有膳食纖維可維持腸道健康,幫助身體維持免疫力。四、飯跟蔬菜一樣多,建議至少應有三分之一未精製全穀雜糧,例如糙米、全麥製品、燕麥、藜麥、玉米、地瓜等。五、豆魚蛋肉一掌心,優質蛋白質是維持免疫力重要的營養素。選擇優先順序為豆腐、魚類與海鮮、蛋類、禽肉與畜肉,且要減少加工肉品。六、堅果種子一茶匙,每餐攝取一茶匙堅果種子,約二個腰果、二個杏仁果或一個核桃。但需要注意若有腎臟疾病者,蛋白質不宜攝取過量,應先經由專業營養師進行評估。

北港媽祖醫院呼籲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千萬不要因為懼怕疫情延誤治療,定期服藥、良好的飲食習慣及適度運動等,才能提高免疫力去對抗病毒感染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