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卦山現況佛身表層斑駁及建物漏水等問題。圖/者鄧富珍攝
彰化的地標形象「八卦山大佛」,是當地人甚或多數國人生活歲月的記憶,更是彰化八景之一,彰化縣政府於91年將其登錄為歷史建築。 但在長期在風力、生物及雨水等外力作用下,佛身表層斑駁及建物漏水等問題。為守護文化資產價值保存,縣府於今(5)日舉行「大佛修復工程」開工典禮,期望經由本次修復施作讓彰化八卦山大佛外觀得以重現風華,成為彰化縣文化資產修復的示範點。
彰化縣長王惠美致詞時表示,「一個城市的偉大,並不是建築物蓋得多高,最重要的是文化資產的呈現與保存。」彰化縣即將建縣三百年,大佛的修繕經過9次流標終於在第10次決標,得以順利動工,八卦山大佛是大家共同的回憶,曾經是東亞第一的大佛,過去的觀光人潮絡繹不絕,未來透過大佛外觀的整理及周遭環境的改善,希望能夠再吸引更多的遊客來彰化觀光,讓八卦山風華再現。

彰化八卦山大佛即將修復換新衣,今日舉行修復工程開工典禮。圖/者鄧富珍攝

彰化八卦山大佛即將修復換新衣,今日舉行修復工程開工典禮。圖/者鄧富珍攝
「彰化八卦山大佛」修復經費經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核定修復工程經費總金額計3,100萬,文資局補助2,635萬,其餘由縣府配合款465萬協助支應。工期300日曆天,後續配合大佛周邊活動,將於3月進場施作,預計明年(110年)2月修復完成,施工期間將保留大佛南(左)側為參觀動線,提供遊客至大佛周邊的觀光需求。
「彰化八卦山大佛」於民國50年落成,位於八卦山麓,曾有東亞第一大佛美名,雖是戰後作品,但其量體及造像藝術都具有一定水準,深具文化價值,等同於彰化縣的地標形象,成為當地人甚或多數國人生活歲月的記憶,更是彰化八景之一,鑑於八卦山大佛極富歷史文化價值,彰化縣政府於91年將其登錄為歷史建築。

八卦山大佛前俯視彰化全景。圖/者鄧富珍攝
縣府文化局長張雀芬表示,八卦山大佛長期在風力、生物及雨水等外力作用下,損壞情況嚴重,雖曾於93年進行大佛整修及周邊景觀夜間照明工程,並於99年重新辦理油漆工程,惟現況仍有佛身表層斑駁及建物漏水等問題。希冀藉由此次修復工程,將佛身表層塗漆毀損及建物漏水問題進行修復,而大佛色澤將以黑紅色調具金屬平光為原則,亮度深淺以施工時現場調色為主,蓮花座顏色也依文化資產審議會通過之修復再利用計畫內容由所有人決定維持金色,藉以延續建物生命並保存文化資產價值。
房地產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