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大學資訊管理學系28日舉辦第25屆畢業專題成果展,今年以「Code the Future」為主題,展現學生對未來數位世界的創新想像與技術實力。其中「照妖鏡」團隊因應生成式AI與偽造影像技術的興起,打造出具自動化驗證與高可信度的影像取證及溯源平台,已在全國競賽奪下第一名的佳績,優異表現深獲師長肯定。
廖耕億系主任表示,同學們經過一整年的努力,相互激發創意,並齊心協力共同解決各種難題,畢展就如同是學生成長茁壯的「成年禮」。這次共有23組團隊在「醫療健康」、「照護科技」、「智慧生活」、「創新科技」四個實作主題與論文組中展現成果,作品除了呼應科技智慧化的趨勢,順應產業數位轉型,也針對潛在問題提出解方,已有3組團隊在2025年「第30屆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中獲得佳績。
長庚大學資管系畢展,展現AI的多元應用
在這當中,潘惠琪、林宸宇、翁敏漢、鄭宗旻、吳柏翰及陳塏宜同學在陳宜惠老師與蘇家榮老師指導下,以「照妖鏡」專題獲得「資訊應用組一」第一名。團隊表示,有感於深偽技術氾濫所帶來的危害,人工比對的方式成本又高且易誤判,難以應付大量影像的驗證需求,因此希望以AI技術來防偽。學生們在此專題展現出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得指導老師讚許,並期勉大家未來在學習或職涯上能繼續保持這份熱忱與衝勁。
「照妖鏡」採用的方式為透過深度學習技術將原圖特徵嵌入原圖,以互補的技術路徑,建立可自動化驗證與整合溯源、定位、深偽偵測及數位簽章的多媒體取證平台,圖像一旦遭受竄改,就能偵測並定位出被竄改區域並將其還原。此技術可協助企業、媒體及一般使用者快速判斷影像真偽,支援資安防護、品牌保護、司法鑑識、雲端治理等應用。

長庚大學資管系第25屆畢展,學生團隊展現多元創意與應用實力
另外一組是由萬書言老師指導鄭伊婷、曾宇婕、徐雨凡與黃淑琳同學,以「NoBar 無聲‧有聲‧無礙─溝通輔助系統」獲得「產業創新AI組」及「資訊應用組四」雙佳作的肯定。團隊以人工智慧與多模態整合技術,結合語音、文字與影像,打造跨越感官差異的溝通平台,協助聽覺、視覺或口語障礙者能自信地與外界溝通,避免因傳達不清而造成誤解或資訊落差等問題。

長庚大學資管系第25屆畢展,學生團隊展現多元創意與應用實力
而獲得「產學合作組一」佳作的「A愛邀保險平台」,是廖耕億主任指導侯家楹、翁俐婷、吳孟珊、梅舒涵、黃葳森與李昀蓁同學的作品。團隊為保險業提出創新服務,突破現有醫療合作的局限,將智慧醫療模型、風險管理及保單商品化緊密連結。可直接支持智慧醫療創新、保險商品競爭力及醫院品牌策略目標,提供可落地且可持續的AI醫療風險管理解決方案。

長庚大學資管系第25屆畢展,學生團隊展現多元創意與應用實力
資管系表示,在師長的指導與鼓勵下,同學們的專題作品不僅展現校內四年所學的專業素養,更融入創業與創新的精神,以及青年世代對社會問題的關注與解決熱忱。透過團隊合作,學生們揉合技術與創意,將想法轉化為可落地的解決方案,對未來投身產業奠定紮實基礎,為職涯做好最充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