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口公學校講堂」防災演練與教育推廣活動,於新湖國小登場。
新竹縣政府跨局合作,由文化局、教育局、消防局及湖口消防分隊協助新湖國小完善校園文化資產防災計畫,27日舉辦縣定古蹟「新湖口公學校講堂」防災演練與教育推廣活動,強化公部門及校方的古蹟防災與搶救應變能力,透過師生參與演練及實地觀摩,讓文化資產防災教育從小學開始紮根,偕手守護校園文資價值的意識與行動。
「114年度新竹縣文化資產防災演練與教育推廣計畫」分為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配合「國家防災日」活動,校方已於9月19日自主進行全校地震後避難疏散演練,第二階段已於日前(10月1日)針對全校教師辦理文化資產防災教育課程及設備操作,內容包含講堂的文資價值、災害潛勢與致災因子指認,教師們也學習並實際操作校內滅火器與室內消防栓設備,並於課程中,一起研讀內政部消防署《強化古蹟及歷史建築火災預防自主管理指導綱領》重點。

透過滅火、通報演練,增進師生防救災觀念。
第三階段「情境式防災演練」27日登場,以模擬「飲水機電線老舊,引發火災」的情境,促進現場人員緊急應變的「自救」與消防隊考量文化資產特性的「公救」,透過實際的滅火、通報的演練,增進師生之防救災觀念及應變能力。
演練由新竹縣文資防護專業服務中心開場,向現場師生簡介縣定古蹟「新湖口公學校講堂」文化資產價值及特色。接著以火災為模擬主題,進行現場演練,演練內容包括古蹟防災編組啟動、初期滅火、通報與師生疏散避難,以及湖口消防分隊出動消防車,佈線後以水霧射水搶救。活動尾聲由文化局、消防單位、教育局進行總結說明,再次強調古蹟防災、減災、備災與救災的基本觀念,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