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七處入選「百大文化基地」! 推四大文化路徑邀民眾深度走讀

記者楊博喻/綜合報導 2025-11-25 12:14

台北市文化局副局長陳譽馨表示,本次活動特別以臺灣新文化運動館(大同)、北投中心新村(北投)、剝皮寮歷史街區(中正萬華)三大文化樞紐為核心,串聯七處入選的百大文化基地,展現臺北文化場域的多樣性與連結性。

本次《文化街力,共築新都》展覽打破傳統的地理區域分類,改以三大文化議題規劃展區,呈現各基地在傳承與創新上的生命故事:

1.知識與商業發展: 聚焦日星鑄字行郭怡美書店,展現工藝、文字與印刷如何傳承城市記憶。

2.前衛批判與實驗精神: 呈現渭水驛站牯嶺街小劇場等,作為挑戰現實與探索自由的思想舞台。

3.文化轉生術: 透過紀州庵文學森林北投文物館等,展示歷史空間如何在修復與再利用中獲得新生命。

精選四大主題路徑:從知識、轉生到身心療癒

為鼓勵市民與旅客實際走入在地,感受不同區域的文化精神,文化局精選推出四條主題文化路徑

大同區(知識聚落): 以「知識」為核心,串聯日星鑄字行的知識「製造」到新文化運動館的思想「實踐」,形成獨特的知識文化脈絡。

北投區(身心療癒): 以溫泉為核心,結合北投文物館等古蹟建築,讓旅人感受時光流轉,獲得身心療癒。

中正萬華區(轉生美學): 以「轉生」為主體,呈現萬座曉劇場、紀州庵文學森林等,由舊空間蛻變再生的城市故事。

除靜態展覽外,11月22、23日於剝皮寮歷史街區將舉辦主題對談講座,邀請七大基地代表現身,進行跨領域的交流與碰撞。同時,更規劃《文化路徑設計工作坊》,讓民眾親自設計屬於自己的臺北文化路徑。

文化局表示,未來將持續整合在地文化資源與能量,並預計於明(115)年規劃更多文化活動與主題路線,使民眾更輕易地經由文化基地走進臺北生活場域,以多元文化視角累積對這片土地的文化認同。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