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蛇龜(山河海有限公司 林毅倫提供)
為推動社區林業及國土生態綠網理念,強化在地社區生態監測與巡護能量,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攜手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南投縣魚池鄉大雁休閒農業區發展協會,於114年11月20日辦理「與龜同行-臺灣淡水龜棲地保育行動工作坊」,展現社區林業推動的豐碩成果與在地保育能量。
南投縣魚池鄉的大雁村,地處鄉境北面,與桃米社區相鄰,其海拔高度介於在600至800公尺之間,呈現緩慢起伏的低丘陵地貌,區域內涵蓋茶園、林地與溪流等多樣化棲地。此外,大雁村位處國土生態綠網西五區內,生態資源豐富,是柴棺龜及食蛇龜等臺灣珍稀淡水龜的重要棲息環境。

烏龜沒有真正的牙齒,而是利用角質化的上下顎來切割食物(山河海有限公司提供)
本次工作坊特別邀請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講授「臺灣淡水龜的生態」與「臺灣淡水龜的保育及社區參與」兩項主題,內容涵蓋龜類辨識、熱點通報與資料上傳等實務操作,並由研究團隊追蹤器材示範。透過課程培訓與戶外操作,具體提升在地生態監測能力,也展現社區守護自然環境的行動力與凝聚力。

柴棺龜(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提供)
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表示,社區林業計畫長期致力於建立政府與社區的夥伴關係,透過專業輔導與社區民眾參與,強化地方生態監測與巡護量能,深化在地保育意識,讓更多社區民眾投入生態保育行動,共同守護生活環境與自然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