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霸氣宣示:台灣30年內,出3位諾貝爾得主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2025-11-11 18:05

總統親頒獎座予「生命科學組」得獎人梁賡義院士

總統賴清德11日出席「2025年總統科學獎」頒獎典禮,親頒獎座予「生命科學組」得獎人梁賡義院士及「工程科學組」葉均蔚院士,肯定他們在生物統計與高熵合金等領域的卓越貢獻,深刻影響臨床與公共衛生決策、材料科學發展及關鍵產業創新。賴清德強調,政府將持續推動科學教育,培育科研人才,加深與世界的合作連結,盼將台灣建構成為全球知識創新的重要樞紐。希望在30年內水到渠成,台灣在物理、化學、醫學3領域內,至少增加3位諾貝爾獎得主。

賴清德指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曼德拉曾說:「在事情完成之前,一切都看似不可能」。今天兩位得獎者的故事告訴大家,只要對未知的世界保持熱情與好奇,認真從基礎研究做起,並堅持努力到最後一刻,成功終將屬於我們,科學如此,其他領域也一樣。

賴清德說,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今年公布的《世界競爭力年報》,台灣在69個受評比國家中排名第6,是近10年來的最佳表現。其中,「科學建設」位居全球前5名,「每千人研發人力」更高居全球第2,展現堅實的科學基礎與研發能量。並表示,台灣能有這樣的表現,都是無數科學家、教育工作者以及政府與民間長期攜手合作,做好科學教育扎根工作的成果。

賴清德表示,未來政府將持續做好基礎科學教育,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促進高教多元發展,協助大學追求國際一流地位以及發展研究中心。昨天「台灣橋樑計畫」已經啟動,由台灣大學和中研院共同主導,與全國10所頂尖學術機構一起推動,從今年到明年一共邀請31位諾貝爾奬得主來台,以公開演講、小型討論等多元形式進行國際學術交流。

賴清德強調,政府將繼續努力加深台灣與世界的合作連結,將台灣建構成為全球知識創新的重要樞紐,也會在科學領域採取策略性的做法,結合民間力量,致力培育人才,提供更好的研究環境,讓台灣為世界的科學發展做出更多貢獻,希望在30年內水到渠成,台灣在物理、化學、醫學3領域內,至少增加3位諾貝爾獎得主。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