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CPO大商轉

理財周刊/新聞中心 2025-11-05 11:15

還記得2024年9月半導體展,以台積電為首,號召半導體及光通訊大廠成立「矽光子聯盟」,矽光子成為一個未來看得見的想像題材,華星光、上詮、眾達-KY等股價屢創新高,本益比高達30~40倍卻未見營收成長。

光通訊時代正式啟動 明年CPO大爆發

市場分析師一致認為,這是在漲2026年題材,建議以籌碼、技術面來操作,到今年一月春節封關前CPO還一度大漲,有可能成為新春開紅盤的亮點,不料因川普對等關稅及deepseek橫空問世,CPO股價開始修正,沉潛了大半年。

市場激情冷卻,沒有澆熄矽光子研發,台積電的緊湊型通用光子引擎COUPE技術在今年上半年完成驗證,預計在2026年將CPO矽光子直接導入COWOS封裝中並大量生產。輝達在今年三月GTC大會上首度發表的Spectrum-X及Quantum-X二款矽光子交換器,即是採用台積電COUPE光引擎技術,直至十月份GTC大會上宣布Spectrum-X已獲甲骨文和META採用,揭示光通訊時代正式啟動。

另一方面,博通在今年十月,第三代共同封裝CPO技術乙太網路交換器 Tomahawk 6 Davisson 已開始供貨,同樣也是採用台積電COUPE光引擎技術,光學互連功耗降低 70%,滿足超大規模和 AI 資料中心對能源效率的要求。二家大廠不約而同出貨CPO交換器,意味CPO商轉正式來臨,明年將會是CPO大爆發的一年。

十年年複合成長率達27.5% 在AI與高速傳輸領域爆發力強

CPO是以光取代銅,直接將矽光子元件和GPU、CPU封裝在同一個基板上,縮短傳輸距離,大幅減少熱能及資料耗損,以確保AI的算力。根據資料顯示,每一個大型語言模型LLM需要用到數萬顆GPU進行高頻率的參數交換,每個GPU 之間就是一個節點,傳統的光收發模組設置在GPU以外,並以銅線傳輸,會耗掉10%的電力,同時產生熱能,CPO成為解決電力及熱能最佳的解決方案。

不只是GPU之間需要CPO,AI伺服器之間也需要CPO交換器來執行資料傳輸,根據市場統計,每十萬台AI機櫃需要一萬台CPO交換器,而每一台CPO交換器至少有一萬顆光收發模組,可見需求之大。

目前市場上有400G及800G交換器,400G交換器使用銅線傳輸尚有餘裕,隨著AI算力增加,800G乃至於1.6T、3.2T交換器就必使用CPO矽光子來傳輸,800G今年已經上市,明年量產,1.6T預計於明年推出。

研究機構Research Nester最新報告顯示,全球CPO矽光子市場規模2024年可望達28.1億美元,2026年上看35.1億美元,2035年更可能突破319億美元(約新台幣3,000億元),十年間年複合成長率高達27.5%,成為AI與高速傳輸領域最具爆發力的新藍海。

CPO多為美國主導 博通、英特爾、邁威爾

目前CPO多為美國主導,除了上述的博通之外,還有英特爾及邁威爾。英特爾是將CPO與OCI小晶片整合,已於2024年中導入AI伺服器。

邁威爾主力在AI ASIC及XPU晶片,已成功整合CPO光學元件於今年一月推出。台廠多與美國大廠緊密合作,例如,華星光提供邁威爾晶粒及光通訊模組、訊芯-KY提供英特爾封測、眾達KY在雷射光學封裝與博通配合。

過去幾年,英特爾在矽光子研發居於領先地位,在專利申請上遠超過台積電(2023年分別為46件、43件),不過,2024年台積電在CPO專利申請多達50件,比英特爾的26件多出一倍,在實際應用上遠遠超過英特爾,有機會主導下一波CPO潮流。經濟部日前通過矽光子國家隊專案,計畫在4年內投入29億元,目標在2028年達成供應鏈自主,對於光通訊元件廠有十足的利多。

華星光、聯鈞 美大廠加持

CPO概念股中,以華星光(4979)最為搶眼。華星光產品以主動元件及模組佔94%、晶粒佔4%,最大客戶為邁威爾。受惠於400G/800G可插拔光模組出貨,累計前9月營收32.3億元,仍有年增34.44%,上半年EPS2.19元,超越去年同期的EPS 1.73元。

同時,META預計在路易斯安那州投資500億美元,擴建AI資料中心,META也是華星光的客戶,可望受惠。法人預估,今年營收55億元,EPS5.5元,明年800G交換器持續放量,營收上看73億元,年增逾6成,EPS有10元的水準,本益比約20倍。

聯鈞(3450)主力為雷射二極體封測及光通訊產品,是甲骨文供應商之一。今年主要成長動能來自於400G的AOC(主動光纖產品),累計1-9月營收64.63億元,年增26.9%,上半年EPS 2.87元。而800G產品毛利率高400G產品,預估今、明年放量出貨,有助營收獲利,近日輝達Spectrum-X受到甲骨文採用,聯鈞同步受惠。

CPO方面,聯鈞旗下源傑科技切入矽光雷射領域,搭上AI資料中心,去年下半年已小量試產,主要以800G以上高階產品為主。法人預估,今年營收105億元、EPS 6.5元;2026年營收則上看155億元,EPS可望達10元,本益比27倍。

環宇-KY(4991)產品涵蓋砷化鎵(GaAs)、磷化銦(InP)、氮化鎵等高階射頻及光電元件,目前為接收端光模組(PD)主要供應商。800G接收端模組市佔率逾7成,累計1-9月合併營收約 15.07 億,年增 18.29%,上半年EPS 0.13元,已較去年轉虧為盈。

環宇-KY、波若威明年成長動能強

環宇-KY為美國光通訊大廠Applied Optoelectronics(AAOI)PD晶片的供應商,等於間接打入甲骨文供應鏈,矽光產品於今年第四季量產出貨,成為明年的成長動能。

波若威(3163)主要供應光纖連接器與光模組,1-9月合併營收為16.02億元、年增 9.43%,上半年EPS 0.54元。CPO相關元件與模組,包括FAU、MPO等連接器產品在下半年小量試產。公司去年EPS 5.7元,法人預估今年EPS 3~4元。同時,公司亦為輝達Spectrum-X交換器供應鏈之一,營收有望在明年度發酵。

更多精彩內容 就在 [理財周刊1315期] 👈點紅字看更多

【延伸閱讀】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