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第43次會議。(圖/翻攝自動植物防疫檢疫署Facebook直播)
台中市梧棲區一間養豬場的斃死豬上,10月中被驗出非洲豬瘟病毒陽性反應,若疫情進一步擴散,恐造成至少新台幣2千億元的經濟損失,且會嚴重打擊台灣畜牧養殖業、餐飲等相關市場。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後稱應變中心)持續運作並於今(31)日召開第43次會議,由農業部常務次長杜文珍視訊主持,並由動植物防疫檢疫署署長杜麗華進行會後記者會說明。關於外界關心非洲豬瘟病毒基因定序的結果,獸醫所表示,確認基因為重組株,與中國及越南的病毒株相似度分別99.95%與99.92%,雖無法確認病毒是來自中國或越南,但會善盡責任,將相關資料提供給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
防檢署署長杜麗華表示,在昨晚澈底完整的清消前,環境採樣結果仍有3處呈現病毒核酸陽性,顯現現場案例場清潔狀況不佳,而在昨日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也立即請求國軍支援,並請獸醫所2名專家進行現場指導,截至目前為止,國軍仍在執行雜物清理、環境現場清潔,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也會持續監測和維持防疫強度,要請全國夥伴上下一心,共同防疫。

(圖/翻攝自行政院農業部Facebook)
獸醫所所長鄧明中表示,我國首例非洲豬瘟病毒定序,經過比對確認為重組株,和基因庫比對後,與中國大陸和越南的重組株,病毒株的相似度分別為99.95%和99.92%,後續會善盡國際公民的責任,會將基因解碼之後,提供給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
防檢署表示,針對第二輪強化防疫措施,全國5442場的分級查訪目前已完成5204場,其中高風險場進度近85%,一般豬場完成進度為97%,零星死亡採檢部分也皆為陰性;其次也針對化製車進行查訪,化製車自主清消已經完成231車次的查核,化製車卸料區清點及清消工作已完成。

(圖/翻攝自行政院農業部Facebook)
防檢署表示,第二回的消毒工作,預計今天下午會完成53個屠宰場跟肉品市場全面的消毒作業,全程監督。第二輪也盤點次一層關聯場,在養豬場匡列22場已經完成清消作業,22場內21場檢驗出陰性,其中1場是停養;在屠宰場跟肉品市場關聯的8場都完成清消和採樣作業,目前檢測結果皆為陰性,而化製場2場已完成清消。

(圖/翻攝自行政院農業部Facebook)
針對養豬一級產業鏈的金融支持措施,農業部表示,將從下週一開始受理申請。而一級生產鏈從業人員/業者補助、廚餘養豬之飼料差額及廚餘清運油資補助則規劃於禁運禁宰解封後,開始受理申請。
關於外界關心野豬誤食露天廚餘,林業保育署表示,為嚴防野豬接觸廚餘,除已通報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也發函地方政府儘速設置阻隔設施,以免野豬接觸到廚餘而有感染非洲豬瘟的風險;同時也會強化監測野豬,包括套疊廚餘掩埋場和野豬的點位,並啟動巡查團隊,若發現有異樣或死亡野豬即會進行通報,同時搭配自動相機,監控野豬活動和消長狀況,另也提供臨時性電圍籬規格及永久性圍網規格指引給各地方政府,作為參考依循。

(圖/翻攝自行政院農業部Facebook)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副署長劉瑞祥呼籲,廚餘如果沒有瀝乾,非常容易發臭,假若廚餘瀝乾後,將會加速處理速度,包括家戶、事業的廚餘,都希望丟棄前能夠瀝乾廚餘,「廚餘瀝乾,環境少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