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陽敬老佳節,新北高灘處表示,將持續以實際行動展現「友善通行」的施政理念,指近年來,相繼推動改善進入河濱的動線,從新建電梯、增設無障礙坡道,到改善堤坡設施,讓長者、親子與身心障礙者都能自在暢遊河濱公園。如今走進新北的河濱空間,不再只是年輕人的專屬舞台,而是全齡共享的生活綠廊。
高灘處長黃裕斌說,河濱公園原本是市民親水休憩的重要空間,但過去受限於堤防高度與防洪設計,民眾常須經過未設電梯之陸橋或堤防階梯進入,對推著嬰兒車的家長、騎乘自行車的市民或行動不便的長者來說,都是一大挑戰。為了改變這樣的狀況,高灘處自108年至114年間於河濱重要出入口更積極的投入無障礙環境建設,如新月橋2座電梯(新莊區、板橋區)可到新莊區新月廣場及板橋區新海人工濕地。

另博愛陸橋電梯(永和區)可至綠寶石運動公園、福和電梯(永和區)可到福和運動公園、瓊林陸橋電梯(新莊區)可至西盛環保公園及環河陸橋電梯(三重區)可到淡水河畔河濱公園,共計新建6座電梯,使新北河濱電梯總數高達15座,同時也完成大漢溪流域瓊林、擺接堡及淡水河流域環河等3處陸橋旁之堤坡及捷運三重站下堤坡動線改善,用「便利」持續搭起市區與河濱之間的「幸福通道」。
新莊郭太太說,以前要去河濱實在不方便,在去年瓊林陸橋增設電梯後,只要按個按鈕可以帶著小朋友一起搭電梯,輕輕鬆鬆帶著腳踏車直接到河濱盡情騎乘,不用像以前要帶小朋友走過馬路穿過橫移門,真的非常方便。
黃裕斌指出,這些電梯與坡道的興建,不僅是冷冰冰的工程數字,更承載著市民的生活需求與情感。對行動不便的長者與身障朋友來說,它們打開了走進自然的通道;對年輕的父母與孩子來說,它們提供了安全的通行與便利的親子出遊體驗;對愛好運動的市民而言,它們讓通勤騎行或運動更流暢無阻。從瓊林到新月橋、從博愛到環河,這些改善措施如同一條條溫暖的絲線,把城市與河岸編織成更友善的生活場域。
黃裕斌表示,高灘地不僅是具備防汛功能,更是城市綠肺與世代共享的公共空間。隨著無障礙設施持續完善,許多長者願意帶著家人一起散步或騎車,也有許多身障朋友能安心地進入河濱參與活動。重陽佳節之際,他特別呼籲市民不妨帶著長輩一起走進河濱,享受自然與城市交融的美景。希望每一座橋樑、每一個電梯、每一段緩坡,都是市民接近河濱的友善起點,讓所有人都能無礙地親近自然、共享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