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議員指責文山焚化爐汰舊換新延宕 盧秀燕:妥善調度不會有垃圾大戰

記者孫詩蘋/台中報導 2025-09-16 19:43

台中市議會臨時會專案報告,多名議員關切文山焚化爐工程及垃圾處理問題。市長盧秀燕表示,市民目前垃圾清運一切正常,不會發生垃圾大戰或垃圾無處可倒,或垃圾滿地的情況。市府除持續規劃合法且尚未滿載的掩埋場作為調度使用,另為確保可長治久安處理垃圾,市府規劃擴大文山焚化爐的處理能量,並推動設備汰舊換新,提升焚燒效率。

市議員朱暖英說,文山焚化爐原訂106年屆齡除役,依照標準工期應在102年即啟動規劃,但是到現在都還沒能完工,是因為遭人號召民眾,帶頭反對汰舊換新,卡關計畫進度才延宕。朱暖英強調,嫌惡設施大家都嫌棄,但垃圾有增無減問題迫在眉睫,環保局除了持續與居民溝通外,更要提出施工期垃圾處理的具體方案,避免市民生活受影響。

市議員張芬郁則指責文山焚化爐延宕七年未決,才造就出大里垃圾山,環境污染問題、社區大樓委外垃圾清運傳漲價、幸福城市滿山垃圾,事業廢棄物佔據焚化爐容量,再把民生垃圾搬到大里掩埋場,張芬郁還說,最近有社區傳出,清運業者反應台中焚化爐不夠燒,如果運到外縣市,就必須調漲費用,這是民生問題非常嚴重,但是環保局的專案報告了無新意,重點全未揭露。

市議員林德宇也說,7年來文山焚化爐新建一事無成,連加裝去除氮氧化物設施也空轉7年。環保局不僅延宕新建進度,還空轉放任現有的焚化爐排放氮氧化物危害市民健康,更把38萬噸垃圾囤放在大里掩埋場,市長還把揭發垃圾囤放真相的議員打為口水政客、製造恐慌,實屬惡劣。

市長盧秀燕表示,市民還是可以倒垃圾,台中市也沒有垃圾滿地,同時會有可調度的掩埋場,但隨著人口增加,垃圾量也逐年攀升,市府辦理文山焚化爐汰舊換新工程,每日垃圾處理量可提升至900噸,積極提升處理能量,讓垃圾處理不僅是解燃眉之急,更能建立長治久安的制度。

環保局指出,文山廠改BOT引入民間投資,不僅將焚化爐汰舊換新,更發展再生能源,完工每日垃圾處理量將從600噸大幅提升至900噸,提高50%,且各項空氣污染物減量達44%至90%,再生能源發電效率更由15%提升至25%以上。相較之下,前市府於107年原預計一次性編列10億元市府預算辦理文山焚化爐部分整改工程,只增加處理量約18%,發電效率只從15%提昇至18%,污染物亦沒有大幅減少,焚化設施仍有持續老舊等問題未解。

環保局說明,大里掩埋場並無滿載,且嚴守環境規範,依規作為焚化廠年度歲修時,垃圾暫時調度去化的替代管道之一。當焚化爐歲修結束後,即可將掩埋場中的垃圾運回焚燒,有進有出。文山新廠完成後,會優先處理大里掩埋場垃圾,環保局今年已發包「垃圾篩分打包計畫」及「固體再生燃料(SRF)設置計畫」,預計於今年底前陸續投入處理大里掩埋場暫置垃圾,提升台中市垃圾處理韌性。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