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裝修蟑螂前要提高識詐力 法官、檢察官從法的概念來開講

理財周刊/新聞中心 2025-09-10 17:40

【理財周刊記者顏瓊真報導】裝修房屋是人生大事,但裝修也可能是當代另類詐騙術,消費者被騙金額從幾萬元到幾百萬元都有,要如何預防裝修蟑螂?住保會舉辦研討會,請法官、檢察官從法的概念來開講,以提高民眾的識詐力。

根據住保會統計,從102年到114年8月,接獲申訴案件中,被騙金額最低3萬元最高4百多萬元,累計的金額十分可觀,其中包括民進黨立法委員黃捷偕同立委張宏陸及多位受害屋主召開記者會,點名「品榆空間設計企業社」涉嫌詐騙,全台已有超過20戶受害,總金額粗估突破600萬元。

而受害者部分從北北基桃到嘉義都有,約有25人左右,目前透過住保會協助之下,20人組成自救會,並在日前提起刑事訴訟附帶民事訴訟。另外,新竹苗栗一帶也有10位裝修受害者組成自救會,準備聯合提告詐欺。

住保會創會理事長吳翃毅表示,裝修蟑螂的案件,層出不窮,動輒幾萬元到數千萬元甚至更多的住宅費用都是民眾的血汗錢,為縮短裝修資訊落差,住保會今年與相關單位共同發行《住保履約全攻略》一書,書中揭露從制度、法律與契約面切入關鍵重點,加上要有住保履約制度,藉由裝修款項信託銀行,再依照工程進度階段完工、驗收及付款,降低業者挪用工程款的風險,杜絕消費者成為裝修蟑螂假承攬真詐騙的受害者。

再者,為提高民眾對於裝修的識詐力和防詐力,住保會也於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舉辦「識詐·防詐 企業公平誠信  揭露住宅裝修詐財研討會」暨第7屆住保社會貢獻獎頒獎典禮,邀請高等法院法官程欣儀、新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曾開源進行裝修工程衍生的常見法律爭議有哪些?是單純的追加工程款還是裝修蟑螂故意報低價,引誘入坑或是裝修糾紛能否提告詐欺,說明相關的法界觀點,從法的概念來提高裝修識詐力。

國土署長吳欣修受邀到場致詞表示,內政部是主導建築、住宅的政府單位,針對這些相關法規,買賣房屋、裝修、租賃部分充斥的法條不對等的現況,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修法的過程中,或許不能讓所有人滿意,仍要朝著解決問題的方向前進,就像住保會創會理事長吳翃毅說的,要想辦法做到良幣驅除劣幣的效果,保護消費者支持正派業者。

第七屆住保社會貢獻獎共有15位專業志工、公義律師及40家提供適當消費者保護措施的優秀企業,以113年住保會執行住保履約總件數2,096件,履約金額達到284,873,527元,並從住保會來電資料中,已有民眾透過電話詢問履約方式,申請住保履約,保障裝修交易安全。

另外為鼓勵裝修從業人員,泥作、水電等專業工匠長期努力,以工匠精神內涵包括敬業、職業道德與能力及品質的要求,頒贈泥作年資33年的陳文發、玻璃專業22年資歷的許哲豪、拆除專業20年資歷的林宏基及25年油漆專業的楊啟良等人獲得金手獎,肯定他們專研於裝修工匠技藝,為消費者打造一個夢想家園。

【延伸閱讀】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