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IH國際見學工作坊登場 嘉義市攜手文資局推動阿里山林鐵

記者林詩涵/嘉義報導 2025-09-09 17:26

「與世界共享的文資現場-2025 年ANIH 國際見學工作坊昨天在嘉義市立美術館盛大登場/嘉義市府提供

「與世界共享的文資現場-2025 年ANIH 國際見學工作坊」昨(8)日於嘉義市立美術館盛大登場,嘉義市長黃敏惠、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陳濟民與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ICOMOS)主席Teresa Patricia出席開幕典禮,共同見證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阿里山林業暨鐵道文化景觀」的國際交流,並由嘉頌重奏團帶來「2421 嘉頌迴聲」,以原創影片及現場音樂演出,帶來阿里山林鐵77.9 公里的自然與人文風景。

黃敏惠表示,過去阿里山林場的開發,對嘉義市、嘉義縣的發展,甚至嘉南地區都有很大的影響,阿里山像是我們母親,讓地方可以繁榮、可以發展、可以長大,也正因如此嘉義市擁有「木都」美名。市府將積極配合中央推動文化景觀申遺,透過交流不僅讓林業文化資產獲得認同,也進一步提升嘉義在全球文化地圖上的能見度。

黃敏惠也以「頭前有美術館照路,後壁有阿里山看顧」形容嘉義市與阿里山間深刻的關係。林鐵的起點在嘉義市,終點位於阿里山,「阿里山林業暨鐵道文化景觀」串連嘉義市與嘉義縣多處文化資產,展現木材產業的歷史脈絡與林業鐵道的獨特價值,體現嘉義作為「木都」的文化底蘊與人地交織的故事。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局長陳濟民表示,阿里山林業暨鐵道文化景觀是臺灣《文化資產保存法》認定的重要文化景觀。藉由工作坊,學員們有機會實地踏查阿里山,深入了解其獨特的人文與自然資源,讓國際了解臺灣擁有如此豐富的文化內涵與潛力。同時也感謝嘉義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通訊員能夠在此進行深入的討論與交流。

Teresa Patricia主席表示,這兩天的訪問非常有成果,我們深入探討阿里山林業暨鐵道文化景觀的價值,不僅包括鐵道本身的歷史價值,還涵蓋了景觀的自然與文化價值。此外,也討論了在保護遺址過程中所面臨的各種挑戰,ICOMOS 將全力支持台灣,協助台灣在文化資產保護方面的各項努力。

文化局長謝育哲表示,今年適逢嘉義建城321 年,市府以「建城320+1」為主題,串連一整年的文化響應行動,此次ANIH 國際見學工作坊,也是年度重要亮點之一,不僅拓展了嘉義的文化教育國際視野,更呼應城市發展的多重面向:從市民共創、藝術節慶到文化資產的國際對話,嘉義正在以多層次方式讓世界看見。

嘉頌重奏團受阿里山鐵道沿線風光啟發,創作出音樂結合影像的作品《2421嘉頌迴聲》,並受邀於工作坊中演出。團長鄭家麟表示,作品中的多首曲目與阿里山相關,並與東京佼成管樂團合作錄製,作品靈感來自去年出版的書籍《2421m的迴聲─阿里山林鐵全線紀行》。此次作品將文字化作音符,結合鐵道沿線風光,展現阿里山的多樣風貌。鄭家麟團長也期許這部作品來自阿里山起點-嘉義市的作品,未來能走向國際,透過藝術讓更多人認識阿里山的魅力,為阿里山爭取列入世界遺產增添助力。

在工作坊中,嘉頌重奏團帶來20分鐘的演出,畫面同步播放阿里山鐵道沿途風景,樂音與美景交織,令國內外來賓陶醉。《2421嘉頌迴聲》也將於9月27日在嘉義市文化局音樂廳舉行60分鐘的完整演出,邀請大家一同感受阿里山的動人風采。

本次活動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支持成立的亞洲產業文化資產平臺(ANIH 平臺)籌辦,以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阿里山林業暨鐵道文化景觀」為核心場域,展開為期四天三夜的國際見學課程與現地參訪交流,包括來自臺灣、印尼、泰國、緬甸、印度、希臘及菲律賓等七國,長期關注產業文化資產議題的青年研究者與實務工作者,共同齊聚嘉義,探討保存與永續發展的多元面向。

本次工作坊成果發表會暨閉幕式將於9月11日在嘉義市立博物館舉行,ANIH 平臺亦將透過Facebook 粉絲專頁及YouTube 頻道同步直播,並開放限額現場參與(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WF3iLEgYnSKwDKJa8)。誠摯邀請全國對產業文化資產有興趣的民眾,共同參與線上或實體活動。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