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上看1400元 相關科技股水漲船高

理財周刊/新聞中心 2025-08-14 10:45

美國總統川普本月(6)日表示,他將對進口的半導體與晶片課徵100%關稅,但不包括那些「在美國境內設廠」的企業。台積電正好卡位此政策利多,不僅亞利桑那州兩座晶圓廠建廠時程全面提前,連帶引爆無塵室工程、機電系統與氣體供應鏈的龐大商機,也帶領台股站上24000點大關,AI相關股火熱程度不減。

文.洪崇晏 製圖:洪崇晏、chatgpt

台積電7月營收報喜,單月營收年增25.8%,並創下單月歷史次高以及歷年同期新高。累計2025年1至7月營收約為新台幣2兆962億1,10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37.6%,也是歷年同期新高。台積電的行情除了AI伺服器外,還有蘋果概念下半年發酵,彭博報導,蘋果準備在2026年春季推出全新AI功能,能讓iPhone實現真正的全語音控制,讓iPhone「用講的就能操作App」。法人看好,iPhone AI功能大躍進,將有助刺激買氣,台積電(2330)、鴻海(2317)、大立光(3008)、美律(2439)等供應鏈業績同步吃補。

台積電董事會兩日聚焦4議題

台積電董事會11~12日於台南舉辦。市場聚焦4大議題:2奈米製程疑涉外洩案進展、高雄2奈米廠建置與產能時程、對美投資與關稅情勢下的因應,以及與英特爾(Intel)合作新模式的傳聞。近期晶片關稅政策輪廓逐步明朗,本次董事會外界關心除股利與資本支出議題外,是否就美國擴產與先進封裝據點調整時程與金額,備受關注。

針對2奈米製程外洩案,國發會主委、台積電董事劉鏡清表示,董事會將就案情進行說明。目前由檢調及國科會介入調查,持續釐清動機與目的。外界憂心是否牽動台積電在日本的投資布局,劉鏡清指出兩者無關,並強調半導體屬全球分工:台灣在製造領先、日本在特用化學具優勢,美國亦掌握多項關鍵技術。

市場亦傳出台積電可能入股英特爾(Intel)以深化在先進製程與先進封裝的協作,並在美國本土形成更緊密的產能聯盟,藉此分散高關稅與供應鏈重組風險。業界評估,在AI需求高速成長與政策推動在地製造的環境下,跨國結盟將成常態,此議題預料也將列入董事會討論。

南部半導體S廊帶方面,台積電南科園區已形成全球最大先進製程聚落,涵蓋5奈米、3奈米至即將量產的2奈米節點。高雄楠梓園區納入南部營運體系,定位為2奈米關鍵生產基地。一廠試產並籌備量產,二廠完成主體並展開裝機,三廠在建設之中,四、五廠規劃待動工。台南與高雄透過產線與供應鏈緊密連動,構築南台灣高科技廊道。

台積電漲幅落後AI核心股 花旗環球目標1400最高

美商高盛指出,市場近幾個月對半導體關稅的不確定性,是壓抑台積電估值的主要原因。隨著「豁免」曙光浮現,反而可能成為推升信心的轉折點。台積電今年股價僅漲15%,明顯落後其他AI核心股,SK海力士(SK Hynix)飆 51%、輝達(NVIDIA)漲30%、博通(Broadcom)與超微(AMD)也各漲逾30%。一旦政策塵埃落定,高盛看好台積電憑藉AI、5G、高效運算與電動車題材,評價仍具吸引力,以 2026 年預估 EPS、本益比 20 倍計算,給予「買進」評等,目標價 1370 元。

摩根士丹利(大摩)表示,台積電(2330)的在美布局策略將有助於該關稅的影響較小,維持「優於大盤」評級,目標價1388元。

除了上述兩間外資券商外,另統整各家外資券商對於台積電目標價,花旗證券由1,280元上修至1,400元;野村由1,280元上修至1,310元;大和資本由1,200元升至1,250元,各家皆維持「優於大盤」或「買進」評等。

蘋果手機市佔率Q2受挫 Iphone18傳採台積2奈米製程

根據 Canalys的最新研究,2025 年第二季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小幅下滑至 2.889 億支,受限於溫和的消費需求,市場成長受到抑制。

三星在第二季成為最大廠商,出貨 5,750 萬支智慧型手機,年增7%,主要受惠於其專注大眾市場的 Galaxy A 系列表現。

蘋果排名第二,iPhone 出貨量下滑 2% 至 4,480 萬支。蘋果在中國激烈競爭與美國庫存調整的情況下表現出韌性,後者是因應快速變化的關稅所做的調整。

小米守住第三名,出貨 4,240 萬支,特別是在拉丁美洲與非洲有強勁的成長。

排名第四的vivo年增 2%,出貨 2,640 萬支,主要受惠於印度市場的強勁需求;傳音(TRANSSION)排名第五,出貨2,460萬支,年減3%。

具體來看,在中國手機市場,華為排第一,市占率18%,出貨量年增15%,而vivo、OPPO、小米及蘋果緊追在後,三者的市占率分別是17%、16%、15%及15%。小米跟蘋果並列第四,小米出貨量年增3%,蘋果年增4%。美國市場方面,除了蘋果遙遙領先外(市占率49%),聯想也有一席之地,緊接著三星(市占率31%)排在第三名,市占率是12%,而TCL排在第五名,市占率3%。

至於印度市場,vivo市占率21%,出貨量較去年同期成長31%排第一。三星市占率16%,出貨量較去年同期成長2%。OPPO市占率13%,出貨量較去年同期成長24%;小米市占率13%,出貨量較去年同期下降25%;realme市占率9%,出貨量較去年同期下降17%。

包下台積電2奈米首批產能 蘋果大撒幣力挽狂瀾

為了逆轉公司的頹勢,蘋果(APPLE)執行長庫克(Tim Cook)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6日共同宣布,蘋果將在未來四年投入1000億美元,擴大至美國企業與本土零件的採購,這筆金額是2月宣布的5000億美元計畫的延伸,使總承諾投資額達到6000億美元。川普盛讚蘋果在美生產,未來可豁免可能讓進口晶片價格翻倍的關稅,替蘋果省下龐大成本。這個大撒幣的承諾讓蘋果股價起死回生,單周狂噴13%,也激勵台廠蘋概股走揚,台積電(2330)、鴻海(2317)、日月光投控(3711)、大立光(3008)、台達電(2308)、智伸科(4551)等個股吃定心丸,尤其智伸科更是單周大漲逾28%,蘋果的回神也讓台積電下半年不缺題材。

為了搶佔更多智慧手機的全球市佔率,蘋果衝刺提升iPhone搭載的A系列處理器效能,傳出明年iPhone 18系列新機搭載的A20處理器,將以台積電2奈米製程生產,效能將比3奈米的處理器提升15%,藉此衝刺買氣。

台積電晶片用越多省越多 蘋果美國新廠成最大客戶

蘋果已是台積電美國新廠最大客戶,蘋果執行長庫克近期於投資人電話會議上透露,2025財年預計將在美國十幾個州採購超過190億顆晶片,包括今年在亞利桑那州製造的數千萬顆先進晶片,蘋果樂見更多美國製造。

研究機構數據顯示,台積電先進製程協助蘋果與非蘋客戶群持續創新,並且讓客戶「用愈多省愈多」。

Counterpoint Research先前拆解蘋果入門機種iPhone 16e發現,該機種首度導入蘋果自研5G數據機晶片取代高通晶片,該款晶片採用台積5奈米家族的N4P製程,每台裝置可因而省下10美元。

業界分析,台積電能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蘋果自然會更加樂意採用台積電先進製程,雙方良性互動,有助彼此在市場上更具有競爭力,達到雙贏。

漲幅落後全球AI核心股 台積電1400元年底可望達陣

台積電擁有輝達與蘋果兩大業界最強指標股加持與晶片關稅迷霧已經消除,加上台積電在今年的漲幅相對落後於全球的AI核心股,讓台積電更有上漲的空間,1400元花旗環球的目標價,有望年底前達到,也讓台股近期有攻2萬5的底氣。

更多精彩內容 就在 [理財周刊1303期] 👈點紅字看更多

【延伸閱讀】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