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線26名幼兒無處去 家長要求市府負責
台中市海線一家托嬰中心因偽造文書罪,失去準公托資格,遭社會局收回補助,影響60多位幼兒,民進黨市議員王立任與立委蔡其昌辦公室7日與多名家長到市議會召開記者會,表示因為該托嬰中心未具準公托身份,家長原本托嬰的費用將從原本每人每月3千至5千到支付2萬至2萬5,不但因換環境影響幼兒心靈,也造成家長負擔,但社會局只提供托嬰中心名單,未協助轉介,而且海線準公托相當少,很多家長都找不到, 目前還有多位幼兒待轉,家長怒吼「公托倍倍增都是假」,王立任要求社會局要用心來協助家長,並正視海線準公托不足。
社會局表示,該托嬰中心以離職托育人員名義收托新生,遭當事人配偶提告登載不實準文書罪,且判決定讞。社會局今年7月16日起與該中心終止準公共服務契約,並追繳相關獎補助費用558萬元。托嬰中心營運狀況若有改變,應該提出幼童與工作人員的安置計畫,但業者拒不提供家長名單,社會局已另循途徑主動聯繫家長,啟動轉介服務,原本收托60名幼童,其中40名幼童順利銜接幼兒園或有其他照顧安排,還有26名幼童(含8月1日入托新生)持續送托。
社會局說明,該中心負責人與主任明知托育人員已離職,卻在隔月於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托育服務整合資訊系統,以其名義新收托幼兒,臺中高分院判決確定2人觸犯業務上登載不實準文書罪。社會局請示衛福部,認定已構成準公托作業要點「以詐術、提供不實或失效資料」,依規終止與該中心的準公托契約。
業者對於終止準公共服務契約與追繳補助費用等相關行政作為有疑義,社會局已函釋衛福部並提供行政救濟管道。
王立任表示,海線一家托嬰中心因官司問題遭取消準公托的資格,嚴重影響原本已送托家長的權益,若無法在準公托,收費落差將達近10倍,家長反映,社會局卻只提供台中市準公托的名單,要家長自行聯絡,家長及孩子面臨的問題不一樣,要求社會局用心來協助家長,要正視海線準公托不足的問題。
莊姓家長表示,家中一對雙胞胎都送至該托嬰中心,每一個只收3至5千元,若是轉為私托,兩個收費將由8千變4萬6,負擔相當重。
多位家長反映,海線的準公托非常少,而且都已額滿,社會局竟說若找不到就可以找保母,應依意願安置,不是強迫選擇保母制,更有家長怒批,「公托倍倍增都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