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捷公共藝術手勢裝置 美學融入車站休憩場域

記者孫詩蘋/台中報導 2025-08-07 11:34

台中捷運公司今年初將7種生活中常見手勢語言轉化為公共藝術,在綠線車站設置手勢裝置,引起旅客討論,近期進一步將手勢圖像轉化為立體藝術裝置,結合實用功能、設計與情感,讓旅客在中捷車站穿越、停留的每個瞬間,也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藝術溫度與設計層次。

中捷公司延續先前「多彩的台中,友善的城市」手勢主題,與台中在地團隊「弈屹研造有限公司」與「OPEN Lab 放開建築實驗室」再次合作,設計核心以「圖像原型轉化為實用空間」為出發點,讓視覺符號不再只是牆上的標誌,而是轉化為旅客可以觸碰、使用、也能感知的公共藝術家具,試圖打造出「可以學習美感」的日常車站休憩場域。

手勢裝置設在5座車站,包括北屯總站、四維國小站、文心崇德站、南屯站與豐樂公園站,每一件家具作品皆對應各站的手勢主題,呈現清晰的造型語彙與空間感。像是北屯總站的「#WELCOME!」,透過張開雙臂般的結構,象徵城市溫暖迎接旅人;四維國小站的「#LIKE!」則以輕巧跳動的幾何構造,呼應孩童般的靈動與親切;而文心崇德站的「#OK!」家具,則透過線性延展表現合作、連結與節奏之間的呼應。

中捷公司總經理朱來順表示,設置公共藝術的目標,不只是讓車站空間變美,而是讓這座城市中最平凡的角落,有了情感、有了溫度,也有了故事。從牆上的手勢符號到眼前可以使用的家具裝置,是設計語言的延伸,也是中捷與旅客對話的開展,未來,台中捷運將持續在更多站點推動公共藝術轉化工程,讓搭乘捷運成為兼具功能與文化、移動與感受的美學旅程。

中捷公司說明,藝術家具不僅可傳達設計的邏輯與美學教育的意涵,更具備實用功能。此次創作以「點、線、面」為語言,不僅提升空間辨識度,也讓旅客在捷運站日常的行走與停留中,自然地與藝術發生碰撞,使藝術不再只是觀賞的對象,更是一種日常陪伴與溫柔點綴。中捷誠摯邀請市民朋友與旅客,在忙碌的旅途中不妨放慢腳步、坐下片刻,除了放鬆疲憊的身心,也能感受藏身於車站空間裡的藝術氛圍,發現中捷另一種層次的美學與溫度。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