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下修真有感?1款房最尷尬 網揭「5關鍵」恐加速M型化

好房網/新聞中心 2025-07-21 02:03

好房網News記者嚴鈺雯/綜合報導

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推出即將滿一年,回頭觀望成效,整體房市似乎真的變得較冷淡。一名網友在Dcard發文指出,觀察近三個月的實價登錄,房價確實下降,他認為未來台灣房市將走向「精緻vs.便宜」的M型化趨勢,貼文發布後,引起網友熱烈討論。

原PO表示,「整體來說,房價是下修沒錯」,但透過實價登錄發現,下修的房價屋齡大多為10年以上,屋齡越高,價格修正幅度越大。不僅如此,近期也頻頻傳出建商讓利、折價的新聞。

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推出即將滿一年,回頭觀望成效,整體房市似乎真的變得較冷淡。房市示意圖/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攝
南台灣半導體S廊帶、高鐵南沿進市中心等利多,高雄城市轉型浪潮引爆,南高雄房市掀動能。圖/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攝

不過還是有部分建案的預售期銷售順利,並順利取得銀行融資開始興建,這讓原PO不禁感嘆「一個月內這樣的兩則新聞,真的是兩樣情」,此外,優質建商不降價加上少子化影響,他認為未來利潤被分割下會出現「精緻VS.便宜的M型化趨勢」。

原PO也分析出5重點將成M型化的重要因素,包含:

一、建商:品牌口碑好壞。

二、地段區域:是否有就業市場、交通、環境(重劃區)、醫院、學區。

三、人口數:透過觀察各區中小學增建或是停招判斷是否足夠支撐。

四、屋齡

五、格局:現在很多小鳥居或暗廳須注意。

貼文曝光引起熱議,「現實是沒砍半都還是賺,除非是投資客」、「市場冷清也不是完全歸咎於價格太高,大部分還是找不到貸款方案」、「我家這邊還在漲也是看不懂到底會不會泡沫」、「接下來會苦個2、30年,等等政府有心想讓利之後才會開始真正的改革」。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陳炳辰指出,台灣房市正顯現「M型化」現象。根據聯徵中心資料,新成屋市場因預售熱潮而買氣強勁,而老屋則因價格相對親民,仍具吸引力;相比之下,中間屋齡的成屋因價格偏高,成交動能略顯疲弱。

陳炳辰分析,中古屋因價格較低,對部分買房者具有吸引力;而新成屋則因預售熱潮帶動,交屋時會創造大量交易量。相比之下,屋齡中等的成屋價格較高,因此買房者較少選擇。顯示目前市場呈現新屋與老屋暢旺、中間屋齡房屋較不搶手的兩頭熱格局 。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