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眾參訪林家敦五堂,導覽老師生動講解客庄歷史與祠堂文化。
為繁榮客家及客庄文化產業,建立共存共榮之族群關係,台中市政府客委會與豐原區公所合作,今(19)日上午在豐原區鎌村里舉辦「2025豐原客庄產業文化活動」,結合客庄小旅行及產業文創市集,推廣客庄特色產業文化。
魏瑞伸副主委代表市長出席致詞。
市府客委會副主委魏瑞伸表示,豐原客庄歷史悠久,其中產業歷史則以菸草最負盛名,曾有過逾百棟菸樓在此同時製菸;2002年後,受到全球化的影響,菸草產業迅速沒落,鎌村客庄也受到嚴重的影響,面臨產業轉型;爾後,在地農民則改種植玫瑰、葡萄及綠竹筍等經濟作物,不僅養育眾多當地子弟,形成另類的文化產業特色。
鎌村產業小旅行民眾戴著斗笠穿梭於田間小巷。
魏瑞伸接著說明,為推廣鎌村當地的農產及文化資源,今年活動特別規劃「產業小旅行」,以環境教育的理念,將「認識土地、理解產業、尊重文化」作為核心,邀請民眾實地參訪在地農園、祠堂與歷史建築,親身體驗採筍感受農事工作者的辛勞,讓參與者不只是觀看,更能參與及感受在地生活,從自然生產到文化實踐,進一步認識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藉由食農教育的方式,推廣客家人「食果子拜樹頭、食水愛念水源」文化底蘊。
鎌村社區發展協會的媽媽們親手DIY表演道具帶來精彩的斗笠舞演出,展現銀髮活力。
豐原區公所說明,目前豐原地區的客家族群人口約占四分之一,其中包含許多「客底」族群,雖擁有客家祖籍背景,卻不再熟悉客語。為促進語言世代傳承與文化認同,活動中特別設置客語闖關、傳統表演及在地團隊客語演出,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引導民眾自然接觸與使用客語,逐步落實「客語為通行語」的政策目標。
鎌村里長林隆源表示,豐原是台中五個重點發展區之中,「客底化」最深的區域,在地人大多不僅不諳客語,甚至不知道自己具有客家血統,但細觀鎌村小徑就能看到許多客家先民遺留下的歷史痕跡;鎌村後山腳的福德祠及金陵祠就是客家傳統形制的伯公廟,而在今天「產業小旅行」路線中,特別規劃導覽的林家「敦五堂」祠堂,則是傳統客家祠堂,是當地客家族群延續血脈、凝聚情感的重要場所。敦五堂歷經百年風霜,承載著族人對祖先的敬仰與對文化的傳承精神,展現客家族群慎終追遠的信仰文化。
客委會提到,活動演出內容多元,包括鎌村社區發展協會的客家律動與國樂演出、福陽國小太鼓隊的精彩表現、唐寶寶大禮樂團的陶笛演奏及芙露特長笛班的音樂展演,皆以創新方式詮釋傳統文化,不僅展現豐原地區文化融合的活力,更讓客家元素以更生活化的方式融入民眾日常體驗中。
今日活動,包含市府客委會副主任委員魏瑞伸、豐原區公所主秘謝孟助、鎌村里長林隆源、翁子里長連佳振、南田里長劉醇權、南嵩里長劉玉玲、客委會委員詹煙墩、鄭淑雲皆到場共襄盛舉,此外,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市議員張瀞分、陳本添、邱愛珊、陳清龍皆派代表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