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部公告嘉義縣為辦理丹娜絲颱風農產業全品項(稻米除外)之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地區/嘉義縣府提供
丹娜絲颱風重創嘉義,目前已造成嘉義縣農業災損達5億5,188萬元,嘉義縣府指出,農業部昨天(7日)已公告嘉義縣為辦理丹娜絲颱風農產業全品項(稻米除外)之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地區,從7月8日起至7月21日止受理農民申請(假日得不受理),提醒農民朋友在工作日前往土地所在地公所申請。
縣府指出,截至114年7月8日午10點統計嘉義縣農業災損共計5億5,188萬8,000元,農作物及設施預估損害金額 2 億 961 萬 2,000 元,主要受損品項為香蕉、竹筍、木瓜、蓮霧、番石榴、柿子,尤其設施損失嚴重;畜產業損失金額約1億4千712萬6,000元;漁業損失部分,東石鄉及布袋鎮有 32 艘漁筏及18 艘漁船因颱風翻覆,損失金額概估 1,140 萬。另養殖水產物損失回報,牡蠣養殖計有 9,500 棚浮筏蚵棚及 350 公頃平掛蚵棚受害,損失金額 1 億 8,375 萬元。
縣府農業科表示,農業部已公告嘉義縣為辦理丹娜絲颱風農產業全品項(稻米除外)之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地區,辦理救助項目損害率達20%以上者,依該救助項目之救助額度予以救助;未達20%者不予救助。
救助相關規定:
一、救助對象應為實際從事農作生產之自然人,且無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第5條第2項所定情事。
二、救助地區:嘉義縣。
三、救助額度:依「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項目及額度」辦理。
四、辦理救助項目損害率達20%以上者,依該救助項目之救助額度予以救助;未達20%者不予救助。
五、有關農產品救助次數,依本辦法第5條第5項及第7項規定辦理。
六、農民申請嘉義縣酪梨救助,經查證具農業部114年4月18日農糧字第1141108673號公告之種植客觀證明文件,得免勘查。
本案現金救助之作業程序及期限,依本辦法第12條規定辦理,於工作日受理農業天然災害救助申請,假日由公所自行決定是否照常受理申請。
個案如因天災或其他不應歸責於己之事由(如交通中斷或通訊中斷等),致未能於受理期限內提出申請者,得於原因消滅後10日內,依行政程序法第50條規定向鄉(鎮、市、區)公所申請回復原狀,由公所覈實認定後,逕予受理。
農民申請現金救助應檢附下列文件向受災地公所申請:
一、國民身分證及存款簿。
二、申請人為土地所有權人者,應檢附土地所有權證明文件或種稻及轉(契)作、休耕申報書農民收執聯。但基層公所得以地政資訊查詢系統查詢者,免予檢附。
三、申請人非土地所有權人者,應檢附土地合法使用證明文件。但申請人曾於當年度及前一年度以申請土地參與農業部公告之農業政策,並經農業部相關系統登錄有案者,免予檢附。
四、前揭土地合法使用證明文件,指下列文件之一:
(一)委託經營契約書或租賃契約書或土地使用同意書。
(二)種稻及轉(契)作、休耕申報書農民收執聯。
(三)基層公所會同公產管理機關辦理現地會勘及審查初審通過增劃編原住民保留地之文件,或公產機關同意配合提供增劃編原住民保留地之公函,或行政院核定增劃編原住民保留地之公函等合法使用土地之證明文件。
(四)實際從事農業生產工作證明文件核發要點第5點第3款所定從農工作證明。
(五)其他土地合法使用證明文件。
五、基層公所認有必要時,得指定申請人檢附其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