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買房鑑價有落差?用「這招」拿到銀行預先估價

好房網/新聞中心 2025-07-08 19:22

好房網News記者王惠琳/綜合報導

 

限貸令肆虐,購屋族最怕的就是遇到成交後與銀行鑑價落差太大,平白多出數百萬現金缺口,有沒有辦法在簽約前就先取得銀行估價?答案是可以的。

 

臉書粉專「賣厝阿明」撰文表示,銀行預先估價雖然可以,但通常有條件限制,且不同銀行的做法可能略有差異。大致上可以分成兩種:

 

擔心買房鑑價有落差?用「這招」拿到銀行預先估價。示意圖/好房網News記者呂詠柔攝
何世昌認為,年輕人對於怕被房貸綁住而不買房的觀念大錯特錯。示意圖/好房網News記者呂詠柔攝

 

1. 部分行員願意口頭估價(非正式承諾)

部分行員會根據地址/謄本進行初步估價,但這種估價僅供參考,不會出具正式文件。主因在於銀行估價需要正式合約,像是買賣契約書、產權資料等正式文件,因此簽約前口頭估價僅是預估範圍。另外,口頭估價可能與實際成交價有落差,銀行通常參考實價登錄與近期成交行情,若市場波動大,估價可能低於買方預期。

 

2. 部分銀行提供預審服務

某些銀行提供房貸預審,讓買方在簽約前先確認可貸額度,但需提供:個人財力證明(薪轉存摺、所得稅單等)房屋地址與基本資料(如權狀影本)

 

賣厝阿明表示,估價結果可能因銀行而異,不同銀行對同一物件的估價可能相差 5%-10%,建議至少詢問 2-3 家銀行,避免因單一銀行估價偏低影響購屋計劃。若希望銀行提供較精準的估價,建議準備齊全文件資料,「門牌地址」供銀行查詢實價登錄、「權狀影本」確認坪數、屋齡、用途;買方的財力證明則需要近6個月薪轉存摺、年度扣繳憑單或所得清單以及股票、定存等其他資產證明,用來提高可信度。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