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級救護員訓練_說明救護員主副手所負責之急救處置。
新竹市消防局自6月23日起連續3周共計4梯次,辦理警(義)消、鳳凰志工及民間救難團體「中級救護技術員(EMT-2)教育訓練」,課程規劃室內課程及實務課程共三天,總計261人參加。消防局表示,據統計113年有近2萬3千通的到院前緊急救護案件,顯見119專線已成為民眾心中守護生命的最後防線與希望所在,消防局每年持續辦理紮實訓練課程,精進專業技能,堅守為民服務的使命。
消防局表示,近年來隨著救護技術員管理辦法的修正,讓EMT可以執行更多的醫療處置,提升本局的緊急救護系統,包括強化車輛視覺識別度,以及個人配置高反光救護背心搭配爆閃燈、密錄器及戰術止血帶等,讓救護人員得以在安全環境下執行任務。
中級救護員訓練_運用檢傷app進行傷病患資訊填寫。
消防局補充,竹市的生育率在全國之中名列前茅,本次複訓同步規劃新生兒急產與急救流程操作,讓EMT共同守護新竹市的每一個微小生命;此外,精神相關疾病堪稱是21世紀的文明病,為能幫助執勤人員解讀患者狀態,局內也安排「緊急精神醫療處置教育訓練」,包括CIT(Crisis Intervention Team)介紹與操作、實作案例分享,以防前線人員受傷;同時普及EKG使用,透過機器自動傳輸、AI協助判讀,讓醫院可提早啟動心導管室,減少患者因心肌壞死而休克、OHCA。
消防局說明,除天然災害外,火災、大型群聚活動等都有可能產生大傷事件,本次也特別搭配消防署開發的檢傷APP來進行壓力測試,未來若發生大傷事件,人員可透過該APP快速蒐整傷病患資訊並提供指揮官做決策。
消防局說,救護勤務占消防勤務的8成以上,同仁在緊急救護的工作上更應重視,消防局自106年起在市府大力支持下,編列經費培育高級救護技術員,至今已達28位,佔EMT-P人數的6成,近年來也透過救護總教官,及教官團的制度與遴聘醫療指導醫師,積極推動OHCA案件及救護案件品管,讓急救成功率及康復出院率能持續成長,也期許同仁能夠持續精進各項技術,守護市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