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關心的「腦霧」(brain fog)症狀到底是什麼?那可能包括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緒混亂等認知功能障礙問題。國內知名保健品牌papaoligo糖老爹日前在官方部落格發表一篇文章指出,腦霧並非正式醫學診斷,而是用來描述理解力、思考專注力、記憶力三大功能失調的通用術語,患者常出現五大典型症狀:記憶短暫、頭腦遲鈍、注意力不集中、頭痛頭暈,以及無法靜下來思考。
就好像突然忘記剛剛在做什麼事情,或是在工作時容易分心,思考時感覺像是「當機」一樣,嚴重影響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五大成因導致腦霧 長新冠成主要原因
根據該文章分析,腦霧的成因可歸納為五大類:懷孕期間荷爾蒙變化、情緒壓力、睡眠不足、飲食不均衡,以及長新冠(Long COVID)後遺症。
文章引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資料表示,新冠病毒不僅感染肺部,還會對腦部造成損傷,導致發炎反應。這種發炎狀態可能削弱神經細胞的溝通能力,進而引發典型的腦霧症狀。
文章特別引述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神經疾病希望中心科學主任大衛·霍爾茨曼博士的觀點:「睡眠時間過長或不足都會影響認知能力,這代表睡眠品質才是關鍵。」
研究揭示:新冠病毒對大腦的三重影響
糖老爹部落格文章深入分析新冠病毒對大腦的影響機制,歸納出三個主要面向:
大腦結構變化:文章指出,感染新冠後,大腦某些區域可能出現結構性變化,特別是掌管認知和情緒的部分。
發炎反應影響:病毒引發的「細胞激素風暴」會影響神經傳導,讓大腦處於慢性發炎狀態。
神經系統長期受損:根據文章內容,即使康復後,神經系統的修復需要更長時間,感染後數個月到一年內仍可能出現認知問題。
建議嚴重症狀需尋求腦神經科協助
文章建議,輕微腦霧可透過調整生活方式改善,包括規律作息、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減少壓力。然而,若出現無法專注、記憶力嚴重減退、經常迷路或難以處理日常事務等症狀,應考慮至腦神經科尋求專業協助。
根據文章分析,大部分腦霧症狀是可逆的,恢復時間因人而異,有些人數週內康復,但也有患者需要數月甚至一年才能完全恢復。
世衛組織康復策略 助患者重拾清晰思維
文章引用世界衛生組織《康復指導手冊》內容,為腦霧患者提供九大康復策略:
1.減少干擾,在安靜環境中工作
2.在最有精神的時段完成重要活動
3.適時休息,避免過度疲勞
4.設定合理可達成的目標
5.制定詳細時間表和待辦事項
6.使用獎勵措施提升動力
7.一次只做一件事,避免分心
8.善用清單、筆記等輔助工具
9.進行腦力鍛鍊活動
關鍵營養素攝取 有助改善認知功能
糖老爹部落格文章特別著重營養保健面向,建議適量攝取五大關鍵營養素:
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含DHA、EPA成分,文章指出有助維持記憶力與學習能力。
維生素B群:包括B1、B6、B12,支持能量代謝與神經健康。
維生素D:可透過日曬或食物攝取,維持整體健康狀態。
類黃酮:存在於莓果、綠茶、藍莓等食物中,有助保持大腦活力。
管花肉蓯蓉:文章介紹這種來自沙漠的植物,富含蓯蓉總苷等成分,被認為有助維持健康機能。
正確區分三種認知狀態 避免過度恐慌
根據該文章整理,民眾應正確區分腦霧、老化與失智症的差異:
腦霧:短期認知功能下降,大多可透過生活調整恢復
老化:自然生理變化,偶爾健忘但能回想起來
失智症:持續性認知衰退,會逐漸惡化且無法根治
文章最後強調,腦霧雖然令人困擾,但通常不會永久存在。透過釐清成因,搭配正確的生活調整和專業治療,大部分患者都能逐漸恢復清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