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化學邁向永續共榮 中興大學循環經濟研究團隊勇奪四項大獎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5-05-15 20:46

綠色化學得獎。林重鎣

由環境部與教育部共同主辦的「第4屆綠色化學應用及創新獎」與「大專校院綠色化學創意競賽」,舉行聯合頒獎典禮暨成果發表會。本次賽事中,國立中興大學循環經濟研究學院團隊表現亮眼,榮獲個人組與研究組共四項獎項,展現該院在綠色科技與永續材料領域的深厚研發實力。

興大循環經濟研究學院工業與智慧科技學位學程林啓明助理教授,憑藉三項創新技術:鋁渣再生成電弧爐發泡劑、大去化量低能耗電弧爐冶煉、及熱精煉渣回收再利用,榮獲「綠色化學應用及創新獎-個人組-綠色安全替代類」殊榮。

林教授指出,台灣每年產出逾3萬公噸鋁渣與約20萬公噸精煉渣,其團隊成功將這些副產物再生為電弧爐製程中的有價再生原料,除提升鋁渣去化效率、降低處理成本外,所開發之低能耗冶煉技術更可節能22%,有效減少環境負荷。目前技術已於100公噸級電弧爐完成試驗驗證,成果斐然。

在大專校院創意競賽方面,林啓明助理教授聯同半導體與綠色科技學位學程劉凡瑋、林家吟助理教授,共指導三組學生團隊參賽,分別獲得研究組銀獎與佳作兩項肯定。

林啓明老師指導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沈峻名、凌鈺尚、趙冠宇三位學生,以「淨.零廢棄之電爐煉鋼製程」榮獲研究組銀獎。該團隊開發「熱精煉渣回電弧爐」技術,實現副產物高值化再利用,成功減少42%造渣劑使用量與20%副產物生成量,並將至少85%的精煉渣轉化為高應用價值的氧化碴。此技術直接於源頭實施回收再利用,有效降低ISO 14064-1:2018類別3所界定之運輸相關間接溫室氣體排放,符合國際碳盤查與淨零轉型標準。

另一組由劉凡瑋與林啓明老師共同指導的學生團隊,成員包括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羅紹峰,以及半導體與綠色科技學位學程的陳郁凱、曾星凱,以「廢棄太陽能電池之再生利用」為題獲得佳作。他們所開發的技術能有效回收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中的鉛與銫鹵化物,透過回收前驅溶劑溶解、沉澱與純化等步驟,重建高純度材料,實現資源再生並降低環境污染,展現新能源廢棄物處理的循環經濟潛力。

最後,林家吟老師指導的團隊(王冠傑、李珈瑜、謝采軒)亦以「生活廢棄物轉化為多功能催化劑並應用於有機硫的回收」獲得佳作。該研究利用日常廢棄物(如塑膠、金屬罐與咖啡渣)製備具高催化效能的多功能催化劑,可有效催化硫化氫、硫醇等有機硫化物為單質硫,兼顧污染控制與資源回收,具高度實用與產業轉化潛力。

國立中興大學循環經濟研究學院持續以「綠色化學、永續共榮」為願景,結合產學研究與學生實作,深耕資源再生、環保材料、與淨零碳排等領域,為打造綠色未來積極貢獻。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