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2號機將於5月除役 台電:已規劃近500萬瓩新機組接棒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2025-04-29 20:30

屏東恆春第三核能發電廠(圖/資料照片,圖源:台電)

位於屏東恆春的第三核能發電廠,是台灣目前唯一運轉中的核能電廠,其1號機已於去(2024)年7月底除役,2號機則是預計今(2025)年5月除役。針對外界關心核三廠2號機除役後供電,台電表示,核三2號機下個月除役,並非這個月才知道,40年運轉期限早在2002年《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立法時就已確定,也因此已規劃今年將有近500萬瓩大型燃氣機組陸續加入供電行列,加上再生能源、抽蓄水力及負載管理等調度手段可確保穩定供電無虞;台電強調,供電穩定是台電的天職,也是社會最大共識,每一部機組除役,台電都有相應規劃因應,外界無需因為除役的是核能機組就特別提出質疑,盼國人支持各項電力建設以持續穩定供電。

台電指出,2016年核電佔比超過10%,仍出現連續多日供電吃緊狀況,備轉容量率曾下探1.64%,至今仍為史上最低,顯示穩定供電的能源選項是複選題,而非單選題,而核三2號機進入除役亦非突然發生,台電已預備各項電力供需因應措施,如今年將陸續上線的大型燃氣機組即包含大潭7號機、興達新1號機、興達新2號機及台中新1號機,總裝置容量達480萬瓩,新增機組遠大於核三2號機95萬瓩,可確保國人用電需求。

關於有說法指火力發電將使用電變髒,台電說明,將燃氣和燃煤混為一談是混淆視聽的說法,一般人也不會將瓦斯爐和碳烤爐當成一樣的爐具,事實上2016年以前核電佔比高,空污排放卻為近年之最,政府自2016年起推動「以氣代煤」及「空污防制設備效能提升」才讓近年電力排碳係數及空污排放量逐年降低,如電力排碳係數,我國自2016年每度0.530公斤降至2024年0.474公斤,降幅約10.6%,而台電火力電廠空污排放亦大減近70%,自2016年10.7萬公噸降至2024年3.4萬公噸。

對於外界關心電價恐變貴,台電表示,比較同為國營電業為主、核能佔比更高的法國和韓國電價均較台電更高,顯現俄烏戰爭影響全球燃料價格飆漲,才是多數國家電業虧損、大漲電價的主因,與核能佔比無絕對關係。相較之下,台灣電價採和緩調整,兼顧穩定物價、照顧民生及產業競爭力,目前住宅、工業電價皆仍維持世界主要國家中前10低。

根據統計,全球近200個國家,目前其中約30國使用核能,亦即逾80%國家以其餘能源供電,代表是否使用核能與穩定供電無絕對關係。目前核一為配合新北市政府要求興建室內乾貯,已拆除關鍵設備,核二也因新北市政府延宕室外乾貯施工,導致用過燃料棒無法自反應爐爐心取出,亦無法更換新燃料棒,故兩者當前在技術上均無延役或重啟的可能,即使是核三也無法直接繼續運轉,仍需採購更換燃料,並進行各項安全檢查、設備更新汰換及通過國際同儕審查等具體工作以確保核安。

台電補充,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統計,去年全球新增能源供應佔比由再生能源(38%)居首,天然氣(28%)居次,接續為煤15%、石油11%、核能8%。顯示國際趨勢為以多元能源穩定供電,而非獨尊單一種能源,台電也持續關注國際趨勢並對各能源採開放態度,至於核電使用仍須正視「核能安全」、「核廢料得以處理」及「社會共識」三大前提才是負責任的作法。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