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可透過VR裝置進入人體內部結構,以第一人稱視角觀察器官運作。
為強化國中階段學生的科學素養,並提升學習動機與參與度,敏實科大人工智慧應用工程學士學位學程丁鏗升主任攜手花蓮縣花崗國中吳思穎老師與曾希哲老師,於113至114學年度共同推動教育部「虛擬實境教學應用教材開發與教學實施計畫」,以VR虛擬實境技術應用於生命科學領域,開創智慧學習新契機。
本計畫選定國中生物課程「排泄作用與水分的恆定」作為主題,導入VR互動教學模組,設計出包含腎臟解剖結構、腎小球與腎小管功能,以及與排泄機制相關疾病(如糖尿病腎病變、尿毒症與腎結石)的探索情境。學生可透過VR裝置進入人體內部結構,以第一人稱視角觀察器官運作,體驗身歷其境的學習過程,有效將抽象概念轉化為具象理解。
「排泄作用與水分的恆定」主題,導入VR互動教學模組。
觀課活動在花崗國中實施,約30位三年級學生參與此次VR課程體驗。透過沉浸式互動學習,學生不僅能在虛擬環境中自主探索人體排泄系統,更能透過模擬疾病發展歷程,加深對病理變化的理解,並培養科學思維與健康意識。現場學生反應熱烈,課後更主動發問與分享,顯示此種教學模式對學習興趣與認知成效具有明顯助益。
敏實科技大學人工智慧系丁鏗升主任指出,此次計畫不僅是科技導入教學的實踐案例,更展現出AI教育向下紮根的可能性。VR技術讓學生以嶄新視角進入生命科學世界,有效喚起探究欲望與學習動機。希望藉此開發出一系列跨域結合的智慧教材,擴大應用至不同領域與年級段,讓智慧教育真正落實於每一間教室。
花崗國中鄭健民校長也強調:「感謝敏實科大的技術與師資支援,讓我們能將原本枯燥的知識內容,透過虛擬實境的方式鮮活呈現。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表現明顯提升,課後更主動與教師交流討論,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這不僅是一堂課的轉變,更是學校教學創新的里程碑。」花崗國中輔導主任藍連欉分享現場觀察:「透過VR互動學習,我們發現學生的學習專注力顯著提升,不少平時較為被動的學生也展現出主動學習的行為。這樣的改變對教師而言是極大鼓舞,也讓我們更有信心在未來導入更多創新教學方式,創造高互動、高成效的學習場域。」
本計畫由敏實科技大學主導規劃,攜手花崗國中共同執行,結合人工智慧、教育與科技專業,共同投入虛擬實境教學的開發與推動。敏實科大負責VR教材設計、教學腳本撰寫與技術整合,並提供師資與技術支援;花崗國中則結合教學現場經驗,參與課程規劃與實地教學實施,雙方攜手打造跨層級、跨領域的合作典範,成功讓大學資源進入國中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