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訊】博太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於週四(4/24)針對投資機構與媒體進行首次說明暨參訪活動,期間以植物新藥的全球趨勢、國際市場變化及台灣發展現況向現場參與者說明。在全球產業加速數位與綠色轉型及中美貿易衝突下,全球供應鏈被迫重構,台灣除半導體產業外,亦需拓展具軟實力的創新動能。生技醫療產業被視為未來關鍵戰略產業,台灣有潛力從科技製造延伸至生技醫療等高附加價值領域,成為台灣下一座能兼具人類福祉與全球競爭力的護國神山。
生技醫療產業涵蓋的面向很廣,博太生醫(Botanicure)從國際趨勢、選題、全球競爭力剖析,植物新藥具備脫穎而出的條件,最終站上國際,實現『植物新藥台灣之光』的目標,並大幅提升台灣於全球醫藥市場的話語權與競爭力。
據博太生醫(Botanicure)分析,植物新藥發展滯後的原因很多,包含產業界的刻板印象、資訊的不對稱、以訛傳訛的錯誤認知,以及缺乏統合能力及完整的市場布局,使得植物新藥企業舉步維艱,難以維持。萬幸,全球醫療趨勢正進入強調自然來源、多元療法及AI科技應用加速新藥研發的嶄新階段,市場迎來更快的效能及發展機會。博太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勇於迎難而上,挑戰植物新藥及失智症兩大課題,是經過全球趨勢洞察以及長期以來市場調研的結果。博太生醫(Botanicure)指出,全球藥品開發主流領域如小分子與專一單株抗體藥物,早已由跨國藥廠高度壟斷,對中小型生技公司構成資金與技術門檻。然而植物藥開發需結合農業、藥理、法規與文化背景,進展相對緩慢,正好成為台灣科技農業強項延伸的創新場域。透過農業科技導入GACP、標準化、AI技術及科技發展與製程技術,將傳統本草提升為國際規格的新藥,而台灣在植物新藥領域領先全亞洲,全球第三支成功取得藥證的植物新藥正是出自台灣。因此,台灣在植物新藥領域具備專業話語權。
▲博太生醫董事長徐宜生(左)、副董事長楊文達。
植物新藥有別於小分子藥或其他化學藥,其多靶點的特性,對於解決慢性病及多成因的複雜疾病成效顯著,其中,阿茲海默症便是博太生醫目前傾全力研發的重點項目。根據統計,全球阿茲海默症患者預計將於2050年突破1.5億人,年支出達數千億美元,一個病症將拖垮一國經濟,因此阿茲海默症被視為國安高度的議題。
鑒於阿茲海默症缺藥的急迫性,美國FDA曾開啟快速審查通道,百健及禮來成功取得藥證,但僅有15%病患符合使用,且藥品副作用高、治療效果不佳、成本相對較高,阿茲海默症用藥成為典型的「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Unmet Medical Need)」,全球醫療乃至資本市場,都在引領期盼有更安全、更有治療效果的阿茲海默症用藥橫空出世。博太生醫迎難而上,致力研發阿茲海默症植物新藥,這不僅是依靠人道關懷的價值觀及使命感,更是仰賴博太20年來真實人體使用者經驗!
博太是全球首創唯一應用於失智症的植物新藥,並已完成美國FDA核准下的臨床二期(IIa)試驗,正積極推進至二期後段(IIb)。此外,博太亦成功拓展至其他腦部與老化疾病的適應症,包括糖尿病足潰瘍與癌症放療引起的皮膚損傷,相關產品已完成臨床並取得國內二類醫材核准,後續正積極規劃國際上市調研,展現平台式新藥開發的可擴展性與臨床成果。
博太生醫表示「我們的目標不是單一藥品,而是一個能支持多項植物新藥的開發平台。」我們期望與台灣更多的植物新藥生技業者攜手合作,避免不必要的重複研發時間與成本,共同打造誠信、利他、創新、共享的台灣植物藥生態系,這是博太的理念,更是對植物新藥發展的願景。博太的植物新藥研發以終為始,以遵循法規為首,統合商業、技術、資金、各領域專家及智財權,建立完整新藥開發架構,以「植物新藥解決方案平台」為目標,與台灣生技產業攜手打造國際級研發實力。目前平台已具備再複製能力,未來可複製應用於焦慮、睡眠障礙、慢性疼痛等其他高潛力指標,展現一藥多用途(repurposing)與跨適應症延伸性。
博太生醫強調,植物新藥開發平台的價值不僅是藥物研發,針對植物藥開發最難解的源頭種植與成分穩定化問題,已攜手具實戰經驗的GACP農業團隊,並與曾成功引進全球首個FDA認證植物藥的CMC團隊合作,建構完整從源頭至臨床的研發與法規體系,具備國際授權所需的完整能力。
博太生醫相信,植物新藥將不只是「下一個利基市場」,更將是「下一個國際主流」。全球植物新藥看台灣,台灣植物新藥看博太,這不只是願景,更是博太的實踐路徑與產業信心,為實現這個長遠目標,在人才佈局方面,博太邀請台灣植物藥重要人物鍾玉山博士加入專家團隊。鍾博士是清華大學化學系博士,曾任財團法人生技中心(DCB)化學製藥研究所副所長及植物新藥聯盟創辦人,專長包括中草藥分析、植物新藥開發及中草藥GACP種植,並在植物藥的開發領域具備深厚的專業實力。
資本市場與策略方面,博太生醫在資本與市場布局上有著深厚的優勢。董事長徐宜生,具有豐富的國際行銷經驗,曾任中國大潤發商品總經理、中天生物科技大陸銷售副總裁、好又多量販中國區營運處總經理。徐董事長在中國區及全球市場的策略佈局與銷售推廣方面擁有卓越經驗,將協助博太生醫在國際市場拓展及資本運作上取得重要突破。
博太生醫亦已啟動與國際策略夥伴的洽談,擬開展跨國臨床合作與資金布局。未來將進一步擴展亞洲醫療市場,於新加坡成立子公司,打造真正具「亞洲生技樞紐」視角的國際企業樣貌,亦為未來與歐美藥廠的授權與併購鋪路。
博太亦推行「一藥多用途」及「三軌併行(一植物新藥、二國際代工及醫材、三符合美國FDA法規標準的GACP農業種植規範)」的營運模式,讓創新成果可透過不同商業管道分階段變現,不僅平衡風險、降低資金壓力,也強化現金流與營運彈性,此模式也獲得策略投資人高度認同。
博太強調,公司的願景不只是做出第一個失智植物新藥,更要成為台灣植物藥產業發展的共創平台。未來將逐步開放GACP、CMC與法規通路等資源,支持更多新創團隊加入,帶動整體植物新藥生態系的成熟與國際化,『植物新藥台灣之光』將成為下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