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日本媒體《PR TIMES》報導,台灣自動駕駛新創Turing Drive近日與日本交通解決方案企業Xtran合作,於沖繩縣宮古島完成無人駕駛接駁車實證試驗,驗證自駕技術於地方觀光區與高齡社會場域的應用可行性。該專案由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所主導的國際媒合計畫「J-Bridge」協助促成。
此次實證聚焦於「限定區域的低速自動駕駛接駁」,應用場域包括度假村、港區、社區巡迴與觀光景點等封閉或半封閉空間。由於法規相對寬鬆、營運風險較低,成為自駕車商業化的切入關鍵。
市場觀察指出,全球自駕車產業雖然仍處於發展初期,但「限定區域、低速、安全導向」的自駕模式(簡稱LSPV,Low-Speed Autonomous Vehicles)已成為近期最具落地潛力的應用方向,尤其在高齡化、勞動力短缺嚴重的日本與歐洲地區需求強勁。根據Allied Market Research預估,全球低速自駕車市場規模將從2023年的29億美元成長至2032年的148億美元,年均成長率超過20%。
▲台灣自動駕駛新創Turing Drive與日本企業Xtran合作
Turing Drive自2018年成立以來,聚焦封閉環境自駕技術開發,目前已拓展至日本、美國、印度、泰國等市場,並在高爾夫球場、工業園區、港口、智慧園區等應用場景完成多項商轉案,具備實績與技術積累。
報導指出,合作夥伴Xtran由阿部紀孝創立,擁有三十多年ICT與基礎建設整合經驗,專注推動地區型交通創新與社會課題解決。雙方合作後除宮古島外,也規劃將此模式推廣至廣島、德島等多個地方自治體。
Turing Drive共同創辦人暨商務拓展負責人陳維隆表示,日本是公司最重要的海外市場,目前營收中已有約七成來自日本。日本市場對產品安全性與法規遵循的要求高,有助於技術加速成熟,未來也將成為向其他亞洲國家擴展的重要參考樣板。
日本政府目前正積極推動Level 4自動駕駛技術,期望至2027年前在100個地區導入正式服務。法人分析,此政策將加速公部門導入低速自駕接駁的意願,也將帶動感測器、運算平台、遠端監控與車聯網(V2X)等上下游生態圈需求。台灣業者如能掌握此波區域交通自動化潮流,有機會成為亞洲市場的技術提供者與系統整合關鍵角色。
日媒報導原文連結:https://prtimes.jp/main/html/rd/p/000000041.000127346.html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