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川普向各國舉起關稅大刀,宣稱要讓製造業回流,美國再次偉大,其實,背後真正的目的,是要解決當務之急的美國債務,高達36兆元的赤字,而且還在增加中。
在過去65年間,美國一共有78次提高債務上限的紀錄,只要政府沒有錢,國會兩黨會協商是否提高債務上限,以確保能夠發行舊債償還新債,避免美國政府關門,因此,提高舉債上限每次都能成功,並且成為國會二黨政治鬥爭的工具
2023年6月,美國拜登政府簽署了《2023年財政責任》法案,讓聯邦政府暫時不受債務上限規範的法案,讓拜登更能專注在選戰上,但此項法案只有效期限只到今年一月,之後就該回到原本的規定,債務上限不得超過31.4兆美元,這代表著川普一上任馬上就面臨解決高達36兆國債的難題。
根據美國國會辦公室統計,今年美國須支付1兆美元的利息,另外,還必須為到期的國債再融資9.2兆美元,其中約有6.5兆美元將於6月到期。
為了解決龐大債務問題,川普希望聯準會趕快降息,根據美國財長貝森特說法,利率美下降一個基點 (0.01%),政府每年約可節省10億美元,從4/2對等關稅宣布以來,10年期公債殖利率從4.2%下降到3.9%,下降30個基點,可節省約300億美元支出。
另外,希望透過馬斯克主持的政府效率部門DOGE,縮減政府每日的財政,約40美元日常開支,如果削減計畫全部獲得國會批准,到2025年底赤字將產少1兆美元,但其實事與願違,目前只削減650億美元,並且引發民怨。
川普對國外進口商品提高關稅,他自己也明白這會使物價上漲,但更長期的目標是要實現工廠製造和就業持長,讓美國可以賺全世界的錢,同時,關稅本身的收入,預計第一年可以超過7000億美元,創造出更多財政的空間,可以做為在社會安全、醫療補助上各種項目的支出。
此外,為解決長期的債務,川普顧問有推動強制換債計畫,要求國外政府將持有美國公債轉換成較低成本的長期債券,期發行期間可能長達一百年,藉此解決以新債還舊債的問題,達到降低債息支出的目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