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房網News記者戴鈺純/綜合報導
近年來房價持續飆漲,甚至傳出特定區域房價再創新高,直到2024年因實施「第七波房市信用管制」後,雖然交易量開始降至冰點,但不少人抱怨,房價似乎仍是鐵板一塊。日前一名網友在房產論壇發文,表示「許多人說政府、建商、投機客、地主是高房價的元兇,但事實上,真正台灣高房價的兇手就是消費者自己」,此文章發布後迅速在論壇上掀起一波討論熱潮。
原PO進一步表示,「畢竟賠錢的生意沒人做,如果不是許多消費者自己盲目的去追求高房價,台灣根本就不存在這個問題,沒了許多追求高房價自住客的支撐,哪來高房價市場?」此番話一出引起熱議,不少網友表示,「不是消費者盲目追求高房價,而是怕房價越來越高追不上,而勉強上車,誰會盲目花大錢當冤大頭」、「因為大家都怕以後愈買愈貴,這場遊戲除非出現一個巨大轉折點,基本上房價要降想太多」、「房價雖然是建商訂的,但如果建案或房價不受市場青睞,那麼建商就會變更建案設計或下修房價,只是近3年來台灣房市太火熱所以此事比較少見,畢竟再怎麼奇葩的建案都能快速完銷,那建商當然也樂得輕鬆發大財」。
也有內行人表示,「你少算一項叫通膨,物價、房價沒有不漲的道理,目前限縮貸款調高利率對打炒房是有幫助的,至少讓通膨速度不要那麼快」、「買不起房子的是大多數人,房子只在少部分人身上,這些人寧願高價賣不出去、租不出去也不願意降價」、「別小看建商用財力拉高房價並鎖定的連鎖效應,先以高於市價買下建案其中幾戶,就會拉高那附近實價登錄的價格,讓附近屋主誤以為實價登錄漲了,當然就拉高手上房子售價,房價就是這樣墊高的」。
事實上,消基會董事暨房委會委員張欣民也曾警示過,其實真正可怕的不是高房價,而是「迴旋向上的比價螺旋」,很多人不去正視為何房價持續創高,而是反過頭來覺得你們家房價怎麼這麼便宜,這種不斷向上定錨的比價螺旋效應才是最可怕;譬如某些區域或個案房價創新高,最可怕的是當大家被新房價定錨一段時間之後,一旦走出這已開始習慣的「價格圈」,來到一個相對低價區,就會產生一種錯覺,誤以為這一區的房價怎麼都是甜蜜價,都是迷人價,進而有非理性的購買行為,只要有市場就會支撐房價,以至於房價不斷被墊高。
張欣民進一步表示,實價登錄有「房市景氣多頭助漲、景氣空頭時助跌」等特性,所以才會有民眾看到特定社區實價,非得要加價,否則買不到的困境。而這種「實價助漲」的趨勢,由於目前市場供需仍未完全滿足,仍為「賣方市場」為主,而這情況短時間仍難改變,因此買房務必要理性看待,切勿追高是不破壞市場的基本要件。
熱門新聞
-
產業、都市推進能量太強!高雄市通過重要都計變更案
2025-07-10 17:42
-
房市正混亂「高雄賣7字頭偏高」!建設董座:小宅過多非好事
2025-07-10 17:42
/ 2 -
汐東線開工3個月 汐止「這商圈」預售漲最兇!單價年成長近15%
2025-07-11 18:54
/ 3 -
北士科搭上輝達風潮 建商也拚轉型 2大策略提升競爭力
2025-07-10 17:42
/ 4 -
開始掀牌了!房市「跌價公式」曝光 學者示警「無利可圖」:循環圈問題沒那麼簡單
2025-07-11 18:53
/ 5 -
空頭雖遲但到!專家預言「這時間」股房進入脆弱時刻:準備好現金
2025-07-10 17:42
/ 6 -
建商滿手存貨 台中「這熱區」土地成交掛蛋
2025-07-11 18:52
/ 7 -
「這都」最狂!土地買氣縮「也有單價破百萬交易」
2025-07-10 17:42
/ 8 -
一坪差到27.6萬?新北9大重劃區「預售屋vs.成屋」價差一次看
2025-07-10 17:42
/ 9 -
上億元成交!國際級商圈「都更風起雲湧」 租金1坪1萬還是租得出去
2025-07-11 18:52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