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戴鈺純/綜合報導
近年來房價持續飆漲,甚至傳出特定區域房價再創新高,直到2024年因實施「第七波房市信用管制」後,雖然交易量開始降至冰點,但不少人抱怨,房價似乎仍是鐵板一塊。日前一名網友在房產論壇發文,表示「許多人說政府、建商、投機客、地主是高房價的元兇,但事實上,真正台灣高房價的兇手就是消費者自己」,此文章發布後迅速在論壇上掀起一波討論熱潮。
原PO進一步表示,「畢竟賠錢的生意沒人做,如果不是許多消費者自己盲目的去追求高房價,台灣根本就不存在這個問題,沒了許多追求高房價自住客的支撐,哪來高房價市場?」此番話一出引起熱議,不少網友表示,「不是消費者盲目追求高房價,而是怕房價越來越高追不上,而勉強上車,誰會盲目花大錢當冤大頭」、「因為大家都怕以後愈買愈貴,這場遊戲除非出現一個巨大轉折點,基本上房價要降想太多」、「房價雖然是建商訂的,但如果建案或房價不受市場青睞,那麼建商就會變更建案設計或下修房價,只是近3年來台灣房市太火熱所以此事比較少見,畢竟再怎麼奇葩的建案都能快速完銷,那建商當然也樂得輕鬆發大財」。

也有內行人表示,「你少算一項叫通膨,物價、房價沒有不漲的道理,目前限縮貸款調高利率對打炒房是有幫助的,至少讓通膨速度不要那麼快」、「買不起房子的是大多數人,房子只在少部分人身上,這些人寧願高價賣不出去、租不出去也不願意降價」、「別小看建商用財力拉高房價並鎖定的連鎖效應,先以高於市價買下建案其中幾戶,就會拉高那附近實價登錄的價格,讓附近屋主誤以為實價登錄漲了,當然就拉高手上房子售價,房價就是這樣墊高的」。
事實上,消基會董事暨房委會委員張欣民也曾警示過,其實真正可怕的不是高房價,而是「迴旋向上的比價螺旋」,很多人不去正視為何房價持續創高,而是反過頭來覺得你們家房價怎麼這麼便宜,這種不斷向上定錨的比價螺旋效應才是最可怕;譬如某些區域或個案房價創新高,最可怕的是當大家被新房價定錨一段時間之後,一旦走出這已開始習慣的「價格圈」,來到一個相對低價區,就會產生一種錯覺,誤以為這一區的房價怎麼都是甜蜜價,都是迷人價,進而有非理性的購買行為,只要有市場就會支撐房價,以至於房價不斷被墊高。
張欣民進一步表示,實價登錄有「房市景氣多頭助漲、景氣空頭時助跌」等特性,所以才會有民眾看到特定社區實價,非得要加價,否則買不到的困境。而這種「實價助漲」的趨勢,由於目前市場供需仍未完全滿足,仍為「賣方市場」為主,而這情況短時間仍難改變,因此買房務必要理性看待,切勿追高是不破壞市場的基本要件。
留言討論區
熱門新聞
-
好房子被悄悄掃光了? 他揭房市交易量明顯放大「時間點」
2025-11-09 16:10
-
塭仔圳重劃區現在能買嗎?顏炳立解盤「只有這問題」
2025-11-08 16:51
/ 2 -
超級都更造鎮案 一年整合19案、2萬坪土地 台北將出現最大純住宅聚落
2025-11-08 16:51
/ 3 -
新北3年租金上漲27% 「這原因」讓總價漲不動
2025-11-08 16:51
/ 4 -
桃園市都更能量爆發 靠鐵路地下化與捷運綠線興建 市府續盤點潛力基地
2025-11-08 16:50
/ 5 -
區域重磅!7字頭一堆人詢問 專家揭「1效益」:打住不打商
2025-11-08 16:51
/ 6 -
全台餘屋突破11萬戶 庫存壓力攀升、房市4大挑戰進逼
2025-11-08 16:51
/ 7 -
面對領先全球的護國神山台積電 建築業應展現創造更有詩意的環境
2025-11-09 16:09
/ 8 -
政府支持首購!「關鍵買方」趁房價盤整空檔進場 「這縣市」35歲以下青年有殼族最多
2025-11-08 16:51
/ 9 -
全球卵銀發起「性別友善職場倡議」 呼籲企業將生育健康納入永續核心
2025-11-08 16:52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