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有應節香包、肉粽 還流傳神話「跟鄭成功有關」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2024-05-23 14:46

從古至今,在過端午節的傳統中,有應節肉粽食品、香包玩物,還有一些流傳神話襯托,讓節日充滿著濃濃古風味,因端午節將至,市面上開始販賣又香又美的應節「香包」,在科技進步的現在,早期塑膠製品的香包已進步到安全的布或泡棉製造,香味及造型製作都異於往常。尤其鄭成功插劍求泉流傳、及神話許仙白蛇之戀,多項美麗神話再度成為茶餘飯後談天資料,顯示國內流傳端午節將至。

我國自古民間流傳習俗,女兒出嫁的前三年,端午節日返回娘家時,都必須送一些「香包」給家人及附近小孩子,一來聞香去邪,再者避免子女感染臭頭症,送香包雖祗是一種流傳,但長久以來熱衷這種民俗流傳的民眾仍樂於遵循這項禮俗。

早期的香包,都是阿嬤、母親一針一線,用布料又縫又折又而成,包含著親情之愛,早其是以中國結、荷包形狀,到了年代所出現的是塑膠品,動物、卡通及人物之造型、色彩比較美麗,其包中放有「金狗毛」植物,香味濃。而目前的香包出籠,是一些機械製,造型變化萬千,卡通人物、十二生肖等琳瑯滿目,深受小朋友喜愛。

另大甲區民過端午節另有兩大流傳話題,其一是三百年前鄭成功圍剿鐵砧山上的原住民,因中計受包困山間,戰士久戰無功,糧草斷絕,鄭成功祈天協助,手擲寶劍禱告後劍往地上一插,從插劍斷冒出泉水之奇蹟,頓時激發軍心,全力反攻而擊敗對手,而流出泉水處,後人稱為「國聖井」再號名為劍井,節日當天,民眾會汲午時水,做為去邪延壽之用。另民間流傳許仙遇白蛇至死不渝的人妖至高戀情令後人所響往。兩種不同流傳品味,先者透出忠貞愛國情操、後者顯出對愛忠貞,至死不渝,妖、人齊感動的情節皆受民間所緬懷及歌頌,成為端午節最佳神話。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