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圖輯》來媽祖閣博好彩頭 逛最大民居「鄭家大屋」

記者楊博喻/旅遊報導 2024-03-07 10:34

澳門,對許多民眾而言,或許不陌生,也就是在香港隔壁的一座小島。的確,腹地有限的小島,卻有著許多的小驚奇,常常有人說,3到4天就可以把澳門玩透透,這說法正確,也可以說不正確,端看你怎麼玩。在僅有90分鐘的航程裡,記者在輕旅行的度假中,藉由鏡頭中的世界,分享這趟旅程中的特別之處,將會分成不同篇幅,與閱聽眾一起探索澳門視角。

這一篇可以說這次旅途中的意外收穫,今天要跟未介紹兩個比較特別的地方,也是台灣民眾可能也不一定熟悉的地方,「媽祖閣」、「鄭家大屋」這兩處,其中鄭家大屋有種逛林家花園的感覺,但是整體造景與規格仍然不同,可能是古厝的關係,讓記者有種逛大觀園的感受。而媽祖閣,也因媽祖幾乎是沿海地區的重要信仰,澳門早期相當程度依賴海洋資源,甚至在葡萄牙人定居之前,當地早已經有相當的漁獲與海洋貿易經濟往來,這座媽祖閣的存在,不僅僅是古蹟,也是一種心靈的寄託。

媽閣廟包括「神山第一」殿、正覺禪林、弘仁殿、觀音閣等建築。早期稱娘媽廟、天妃廟或海覺寺;後定名“媽祖閣”,華人俗稱“媽閣廟”,台灣則常稱為“媽祖廟”。

媽閣廟的創建年份,至今未有定論;但大部分學者都肯定在葡萄牙人定居澳門前,此處已有供奉媽祖的廟宇。從1751年完稿的《澳門記略》附圖上可見整座廟宇已有一定規模;到清道光八年(1828年),媽閣廟重修,廟內建築,大為完善。至同治十三年(1874年)及光緒元年(1875 年),媽閣廟兩遭颶風破壞,建築物受損,經兩年重修擴建後,奠定今天的模樣。

現時廟內有實物可考的建築物是「神山第一」殿。該殿供奉天后,創建於1605年(明萬曆三十三年),1629 年(明崇禎二年)及1828 年(清道光八年)兩次重修,其門口石橫樑至今仍存創建時的石刻。媽閣廟是澳門現存廟宇中有實物可考的最古老的廟宇,也是澳門文物中原建築物保存至今時間最長的。

弘仁殿是一座小型石殿,供奉天后;相傳建於明弘治元年(1488 年);但現時殿門及殿內石龕,則為清道光八年(1828 年)重修所建。

探訪當天看見一個很有趣的習俗,就是現場可以購買長串鞭炮燃放,然後在鞭炮燃放完畢後,還可以將鞭炮最後爆炸的鞭炮頭帶回家,象徵把好彩頭帶回家,記者當天雖然沒有燃放,倒是內地遊客不少人排隊放鞭炮。另外在寺廟拜拜購買香火,則會有廟務人員協助祭禱文,祝福每一位來訪的民眾都能心想事成,這點倒是很有趣也很貼心,讓不清楚怎麼拜拜的香客,也不用擔心拜錯方式。

拜完媽祖之後順著旁邊的小道往上走,有一處「鄭家大屋」的古厝,也是非常推薦的景點。鄭家大屋具有廣東傳統民居的特徵,同時也融合了很多外來文化的影響,可謂中西合璧。而且它具有很高的人文價值,中國近代名人鄭觀應就在此完成舉世聞名的著作《盛世危言》。

鄭家大屋由鄭觀應之父鄭文瑞始建,根據大屋內之楹聯的落款日期,其建築日期最早可追溯至同治八年,即1869年。後續,鄭觀應及其兄弟陸續修建,規模不斷擴大。大屋直接面向內港的坡地,視野開闊,昔日千帆並舉,大小船隻穿梭而過,一片繁華,景觀視野極佳。

鄭家大屋規模很大,現佔地約1200坪。由多座不同風格建築及開放空間組成,大小房間小計有六十多間,是澳門少見的家族式建築群。20世紀五、六十年代,鄭家後人分居各地,各自發展。鄭家大屋多處空間被分租出去,一度曾有300多人在內居住。出現“七十二家房客”景象。

在這裡,可以透過一些視角,讓人很容易融入情境,畫面彷彿回到清末民初之際的情境,每一扇窗看出去,似乎都有滿滿的故事在訴說,腦袋中不禁浮現出長袍馬褂、旗袍等服裝在此川流,從格局之中也確實可以想像當年的榮景。

在《盛世危言》中,鄭觀應提出:“欲攘外,亟須自強;欲自強,必先致富,必首在振工商;必先講求學校,速立憲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其著作對光緒皇帝、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等先人都有深刻的影響。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