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愛串聯資源,無私回饋社會!新竹縣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從110年開始,以裁縫店、窗簾店等淘汰的免費布料,巧手縫製布製提袋,提供給社工,用以分送物資給服務對象,手工提袋不僅堅固耐用,且可重複使用,也兼具環保,既有愛又實用!
新竹縣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指出,有新住民姊妹的家中開設裁縫店,剛好110年間有一批淘汰的免費布料,因此發揮創意,構想可以縫製成手工提袋,中心亦曾向新竹縣政府教育局的新住民學習中心申請培力計畫,透過4天的裁縫班課程,讓新住民姊妹及志工學習裁縫技巧,手工提袋的創意來源,也結合實務訓練。
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善用布料及技藝,縫紉愛心提袋。(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提供)
除了裁縫店的淘汰布料,亦有緬甸籍姊妹在窗簾店工作,因此而獲贈一批免費的淘汰布料。來自中國大陸的新住民秦偉華,在退休後因興趣開始學習縫紉,並具有女裝丙級、乙級、甲級證照,她將住家改建成工作室,提供空間、設備,和同樣具有女裝丙級證照的新竹縣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行政助理,一起帶領志工夥伴們車縫,有些夥伴多年未碰縫紉機,或是不懂裁縫技巧,卻也在兩天內成為車縫高手,製作出一個個堅固耐用的手工提袋。
縣政府社會處長陳欣怡指出,接受過竹縣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服務的新住民們,不時給予回饋,目前提袋製作數量已將近300個,期望透過捐贈布料的窗簾店老闆與幫忙製作提袋的志工夥伴們的愛心,協助困境中的家庭,生活能夠漸入佳境。陳欣怡也感謝依林文創坊、築親庭志工夥伴們、松美傢飾布及協助連結資源的新住民姐妹們,社工人員在第一線服務很辛苦,高壓力的工作環境下,其實也需要抒壓和別人的同理、關心及支持,才能繼續為弱勢民眾提供各種福利服務,並提升社會福利服務的質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