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到心好累,第二季台股怎麼觀察?

理財周刊/新聞中心 2022-04-15 10:00

台股第一季跌了577點,清明連假後又變盤,外資不斷賣超,跌到民眾心好累,第二季台股要怎麼觀察 ?盤面有那些主流股?

第二季仍有不確定因素,首先是升息縮表,市場資金回籠,其次,原本以為利空出盡的俄烏戰爭,超乎預期延長,導致國際原物料、油價飆漲,第三,疫情擴大,中國大陸堅持「清零」政策,上海、崑山封城影響供應鏈。

即便有這麼多利空因素,台股還是展現堅強的韌性,「走自己的路」,周二(4/12)跌破一萬七馬上隔日又拉回站穩年線,可見內資的動能還在,台股還是有支撐。

倫元投顧分析師何珊認為,外資佔台股30%~40%,買賣標的都是大型權值股,像是台積電、聯電、鴻海,這些權值股佔台股比重大,才是股市下跌的主因。

「指數只是參考」,何珊說,投資股票不是看指數的漲或跌,最重要的是看籌碼往哪裡跑,「這位階是不是買點,買了會不會漲,都在於籌碼的變化」。

廠商要生存,就要找題材研發新產品,題材在哪、商機就在哪,籌碼(錢)就會往那個方向流動。

因此,儘管有諸多的不確定因素,投資者切莫心慌,跟對題材和趨勢,就成功一半。

第二季盤面的主流股,何珊建議可關注四大面向:

  • 電動車概念股,

全球力拼節能減碳,電動車是未來的潮流,相關產業包括電池、衛星導航、車殼、機構零組件、第三代半導體、充電樁等,其中,第三代半導體的氮化鎵、碳化矽是快充的必要原料,嘉晶(3016)、漢磊(3707)有機會,其他像是做底盤的車王電(1533)、做二極體的台半(5425)、零組件的同致(3552)、充電樁的飛宏(2457)都可以觀察。

  • IC設計類股

IC設計是台灣強項,也是製造的源頭,去年下半年IC設計崛起,做客制化IC的智原(3035)、創意(3443),Type-C接口規格化下,創惟(5351)、鈺創6104)都已獲的國際認證。

  • 原物料類股

俄烏戰爭導致原物料高漲,與鋼鐵有關的銅、鎳、鋁價格飆漲,中鋼(2002)、新光鋼(2031),投信、外資超買單。另外,化工類供不應求,生產尿素的台肥(1722)、硫酸銨的東鹼(1708)漲勢強烈。但是,這些因為戰爭因素所帶來的短暫題材,一旦戰爭結束,供需緊張不再,價格崩跌,連帶股價也會大幅回檔修正,投資者要特別留意。

  • 航運股

去年七月,因為塞港問題,航運股漲翻天,何珊認為,去年長榮、萬海、陽明的高股價將成為歷史高價,來到今年,不管疫情怎麼擴散,與疫情共存成為新常態,全球迎接解封商機,人流加上物流,「天上飛的」華航、長榮航可望有一波甜蜜行情。

何珊指出,全球股市,包括台股在內,還是多頭格局,多頭中短線有震盪,3/8低點16746形成第一隻腳,3/16的低點16808點形成第二隻腳,最近一次4/12築底16905形成第三隻腳,一底比一底高,從型態來看,未來有機會再衝到17800點附近。

【延伸閱讀】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