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福星定」抑酸力把幽門桿菌殺絕 減少治療副作用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5-11-18 06:20

「台灣胃酸相關疾病暨微菌叢聯盟(TARD-M)」完成「神力小餐包幽門桿菌治療」的大型研究,降低抗生素造成的環境汙染,避免多重抗藥菌產生,可謂「綠色醫療新典範」!

臺南市立安南醫院許秉毅副院長高雄醫學大學前副校長吳登強教授利用新藥「福星定」(鉀離子競爭性胃酸抑制劑) 的抑酸力,將胃內的pH值從2.0拉高到7.5,誘導幽門桿菌進入複製期,大幅增強抗生素「阿默克西靈(Amoxicillin)」抑制幽門桿菌細胞壁合成,殺死細菌的能力,發明了「小餐包治療(BAP therapy)」,除菌率高達98%,且副作用極低,同時可減少抗生素造成之環境汙染。

「台灣胃酸相關疾病暨微菌叢聯盟(TARD-M)」是由安南醫院許秉毅副院長與高醫、高榮、高長、台大、奇美、慈濟、新光、國泰、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榮、中醫大附醫、屏東安泰、屏榮、屏基等15家醫院之醫師群合組之研究團隊。TARD-M所完成的全球第一個「小餐包治療」大型研究一共收錄390人,隨機給予小餐包治療、標準三合治療與福星定二合治療,結果顯示3組患者的除菌率分別為98%、88%與88%,小餐包治療之療效遠優於標準三合與福星定二合治療。此成果已發表於今年之台灣消化醫學會年會,並獲得學會頒發「傑出研究獎」。

此一「小餐包治療」改變了需同時使用多種抗生素才能根治幽門桿菌的傳統治療觀念與方式。過去,醫學上認為治療幽門桿菌這種頑強的細菌需要使用多重抗生素,因此目前台灣健保給付的標準三合療法、混合療法系、鉍劑四合療法皆使用2-3種抗生素來治療。不過,多重抗生素治療雖可提升除菌率,但眾多抗生素進入人體,會破壞腸道生態,並造成許多副作用;同時抗生素或其代謝物也會經糞便及尿液排泄,造成環境汙染。

吳登強教授表示,事實上,全球之幽門螺旋桿菌對抗生素「阿默克西靈」的抗藥性極低,約只有1%,可謂是幽門桿菌的「死穴」。因此如果能夠善用「阿默克西靈」,將它用滿用足,只要使用1種抗生素,便能夠輕易清除幽門桿菌。「小餐包治療」發明人之一,同時也是中國醫藥大學專任教授的許秉毅副院長說,「小餐包治療」使用鉍劑(Bismuth)、阿默克西靈(Amoxicillin)和鉀離子競爭性酸抑制劑(Potassium competitive acid blocker)3種藥物獵殺幽門桿菌,其英文首字母縮寫BAP恰好是「小餐包」的英文單字,所以「BAP療法」又稱為「小餐包療法」。

幽門螺旋桿菌屬於可在家庭成員間傳播的感染性疾病,因此治療時建議以家庭為單位一併評估與處置。最近有一位陳太太在接受許副院長的幽門螺旋桿菌治療後,也主動邀請先生一起做檢查。後來發現先生同樣受到感染,並經治療後康復,成功避免夫妻之間的交互感染。

團隊成員高雄長庚蔡成枝前副院長表示,「小餐包治療」之醫療花費遠低於目前健保給付之「抗藥性引導治療」的費用;如果合併考量除菌失敗者之救援治療費用,「小餐包治療」之醫療花費會低於使用「標準三合療法」治療之費用,同時除菌率也較「標準三合療法」高,建議健保局將其納入健保給付,以節省健保開支。

奇美醫院前胃腸肝膽科主任許銘仁副教授說,明年政府會將胃癌納入癌症篩檢項目,國內將會使用大量抗生素來治療幽門桿菌,小餐包治療可避免環境的汙染,值得推廣。

高雄榮總蔡峯偉主任表示,「福星定」讓平凡無奇的老藥「阿默克西靈」獲得殺菌神力,這樣的綠色醫療新典範或許未來有機會運用於其他頑固性病原體的治療,如肺結核菌及愛滋病毒之根除。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