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扶養比持續攀升,國發會預估2070年每位青壯年需扶養1位老幼人口,家庭照顧責任已成為社會的重大挑戰。基督教芥菜種會執行長李肇家指出,若缺乏適切支援,極易造成主要照顧者身心失衡,使家庭陷入脆弱困境。
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主任秘書田基武表示,芥菜種會推動「照顧者學校」的理念,完全回應了政府強化照顧人員專業技能的政策,並與長照3.0、智慧共生社區的方針不謀而合。
獨創「EPS三步驟」:從裝備到差派,讓照顧者不再孤單
芥菜種會將花蓮輔導設立「社區照顧服務勞動合作社」的成功經驗延伸,推動「照顧者學校」計畫。該計畫擬定「EPS三步驟」重塑脆弱家庭韌性:
裝備(Equip): 透過系統化課程,協助照顧者獲得專業知能與提升心志。
實踐(Practice): 鼓勵照顧者在家庭和社區操練與實踐所學。
差派(Send): 導入社企以工「帶振」理念,培育照顧者成為專業照顧人力,將他們「差派」至社區,進行訪視、陪伴與居家照顧,形成可持續性社區互助網絡。
專業人才培育實踐:從三重總會到南投信義鄉
「照顧者學校」已具體開展專業人力培訓:
兒少服務人力: 承辦「保育員與生活輔導員訓練課程」,培訓時數達396小時,目前已於三重總會開課,為安置與教養機構注入穩定人力。
原鄉在地照顧: 在南投縣信義鄉籌組「濁水溪線照顧勞動合作社」,以「族人照顧族人」為理念,培訓部落青年成為居家照顧服務員,創造返鄉就業機會。全國成處長指出,此舉旨在突破原鄉資源不均的限制,讓長者獲得即時專業支持。
來自屏東中心認養家庭的阿雯,便是計畫的真實縮影。她辭去護理師工作照顧兩名過動症孩子和全身癱瘓的丈夫大衛。在芥菜種會支持下,她參與居家照顧服務員教練級培訓課程,延續專業能力並獲得情感支持。夫妻倆在照顧課題中共同成長,大衛更克服不適陪同上課,家庭生活逐漸穩定。
籲支持:健康的照顧者,才有穩固的家庭
芥菜種會強調,當照顧者因壓力過大而身心耗竭時,整個家庭系統可能瞬間失能。期盼「照顧者學校」能成為脆弱家庭照顧者的堅實後盾,協助他們重塑家庭功能。
「有健康的照顧者,才有快樂成長的孩子、幸福安定的長者與穩固的家庭。」芥菜種會呼籲社會各界共同支持「照顧者學校」,攜手打造更具韌性的助人網絡,邁向共生共好的永續社會。更多訊息請連結芥菜種會官網,或電洽02-7705-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