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運中心變4座 海線延至2030年才要做 議員楊典忠批中市府無意推動

記者李梅金/台中報導 2025-10-03 15:18

轉運中心變4座 海線延至2030年才要做 楊典忠批市府無意推動

台中市議會2日進行「台中市軌道建設與轉運中心」專案報告,市議員楊典忠質詢表示,市府的規劃轉運中心只剩下豐原、台中水湳、台中火車站與烏日高鐵站四大轉運中心,質疑市長盧秀燕任內刻意將海線、屯區轉運中心從市政藍圖中刪除,而市府115年施政計畫有提到2030年建置沙鹿轉運中心,楊典忠質疑市府是否根本無意推動海線轉運中心,讓海線在台中市交通發展更邊緣化。

楊典忠指出,現階段海線民眾的交通極不方便,國道客運僅剩台中港直達台北的路線,甚至沒有直達高雄、台南的班次,而清水、大甲居民若要前往北部,往往要先花一個多小時到朝馬轉運站搭車,交通極為不便,屯區大里、霧峰的情況差不多,居民要到市區才能搭乘國道客運,楊典忠說,專案報告完全未提及沙鹿轉運中心的規劃,是因為捷運藍線由地下化變更為高架化後,市府乾脆順勢把沙鹿轉運中心「消失」處理?

楊典忠表示,市府在115年施政計畫中居然還提到沙鹿轉運站與台中機場轉運站,但要到2030年才開始建置,時程落在下任市長任期的最後一年,他問交通局長,「連下一任市長要不要做海線轉運中心都幫他決定,有問過何欣純或是江啟臣嗎?」,楊典忠反問葉昭甫,既然2030年可以建置,那為什麼不是現在就進行呢?

楊典忠認為,海線與屯區人口稠密,需求真實存在,市府卻選擇視而不見,不僅讓民眾通勤不便,更顯示市府規劃缺乏整體交通戰略思維,他要求市府正視地方需求,別讓轉運中心成為被選擇性遺忘的建設,不要再用拖延手法把責任丟給下一任市長,呼籲市府應儘速推動,還給海線、屯區居民一個公平便利的交通建設。

市長盧秀燕表示,台中市過去都沒有蓋轉運站,上任後台中市才開始蓋,之前的市長講了八座、十座、廿座都沒有意義,因為一座都沒蓋成,所以我任內有限的預算盡量蓋。

交通局長葉昭甫說,這幾年在大甲火車站前有整合公車路線,完成長廊式候車亭,沙鹿轉運站則是要配合鐵路高架與捷運藍線在附近規劃建置。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